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原创 > 【毕友原创】第98期让纪律教育走进人们心灵

让纪律教育走进人们心灵

2013-08-28 09:58:03曾志平 12861

  【编者按】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外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灵魂和集体的信念。”他告诉我们,纪律对集体是多么的重要!然而,对很多家长、领导来说,是知其重要,但不知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教育,甚至经常用错误的方法和观念。本文作者在此就如何提高积极性,让纪律教育走进人们的心灵谈了自己的认识,无论是教育孩子、教育干部还是教育员工,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让纪律教育走进人们心灵

(本文作者系四川大学2007级MBA 曾志平)

  多年来,沙头局高度重视纪律教育活动,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除完成上级规定动作外,还密切联系实际推出自选动作,不断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让纪律教育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行动指南。在此,笔者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家积极性,让纪律教育走进人们的心灵”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角色互换,教学相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文中指出,“只有当教师在共同活动中长期做孩子们的朋友、志同道合者和同志时,才会产生真正的精神上的一致性。否则,如果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致使那些虽然精通本门科目的教师,其施教也会变为一场残酷的斗争。”我想,纪律教育也一样,只有当老师甘当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老师所言所教,才会有人愿意听,自愿行。

  7月30日,沙头角局召开了纪律教育动员会,局长给我们上了“如何增强党的纯洁性”专题党课。会上,他没有坐在主席台上,而是站在我们面前,跟我们面对面地交流。他还谦虚地说,这只是他的学习体会,是与大家一起探讨。在最近各部门制度建设检查时,局领导也一再强调,除检查工作外,更是对业务的学习,对现场工作的了解,对质量目标的探讨。这样的党课,这样的检查,这样的教育,我们很欢迎,很接受,很受教。

轻于说教,重在培育

  7月13日,浙江卫视推出了《中国好声音》,无论是微博上的大腕,还是普通的网友,都在为“好声音”喝彩。7月23日晚饭后,我连续看了一、二期,觉得很感人,感恩,感动。感人的是,有的选手十多年如一日,热爱音乐苦练内功,遇到挫折毫不气馁;感恩的是,海星、刘悦、李维真和李代沫的父母们,个个支持儿女们的梦想,为他们刻苦训练无私付出,为他们精彩表演而欢呼与自豪。感动的是,刘欢、那英、庾澄庆和杨坤4位老师,他们爱音乐,爱学生,无论是对优秀选手的妙赞,还是对欠佳学员的宽慰。特别是对不自信学生的鼓励,刘欢老师还摘下帽子,并自嘲“我刘欢长成这个样子,一样在中国流行歌坛上唱了快30年……你不要在乎网络语言怎么讲……”,真诚打动了蒙面女侠,让她摘下了面纱,找回了自信。无论是父母们的百般呵护,还是导师们的精彩点评,更多地体现了关爱与培育,而不是无端指责与故意贬低。在沙头角局制度建设工作中,局领导信任年轻人,给年轻人压担子;各部门帮助年轻人,指导撰写作业指导书。面对领导的信任,面临重任的磨炼,年轻人很乐意,很给力,很受益。

终身教育,行为自律

  某著名教育家指出,“父母是孩子学习典型,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好家长身上不费力而能为子女所仿效的最可贵的品德,就是心地善良,就是善于为他人做好事的品德。凡在那种父母能把自己的一分热忱奉献给人,能与他人休戚与共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总是善良热情、富于同情心的。否则,个别家长的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对自己孩子的盲目溺爱,只顾关注自己的儿女,除此而外心目中别无他人,这种过分的溺爱最终总会变为不幸”。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更是误己子弟。《楚天都市报》7月30日报导,为练独生儿子胆量,一位母亲逼孩子虐待兔子,手掐拳打手段残忍。记者进一步采访发现,让孩子练胆方式还五花八门,据武昌刘先生介绍,他朋友嫌孩子太内向怕事,便买金鱼让他使劲捏,有好多鱼被玩死了。后来孩子胆量大了,喜欢与小朋友打架,行为非常暴力。纪律教育也得从娃娃抓起,从小教育孩子不踏草,不摘花,不折树枝,不乱扔果皮、杂物与纸屑。孩子上学了,开始教育荣辱廉耻观,引导其“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孩子步入社会,才会自觉遵纪守法,成为自重、自警与自省的好公民。

少“大而虚”,多“真而实”

  每年纪律教育学习活动,总少不了反面典型警示。或者观看警示光碟,目睹犯罪分子双手被拷,押向警车,泪流满面。或者参观监狱,目睹犯人服役,失去自由,追悔莫及。反面典型或许可立竿见影,短时间内教育效果显著,但这些反面典型,案例多发生在权力部门,高官要职,实权在握的“大人物”。因此,有些人或许会觉得手中无权也无力,想贪想拿还没那机会,认为自己离犯罪之路很遥远。随着时间的推移,待机会真正来临之时,他们已淡忘犯人的痛苦,以及对自由的渴望,步人之后踏上犯罪不归路。此时,我们可少些“大而虚”的大要案警示,多些“真而实”的关爱教育。可教育百姓,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视频监控遍布大街小巷,言行举止或许正处公众面前;同时又是网络时代,不当言行或许会随微博一夜成名。“人不知鬼不觉”的侥幸心理不能再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才是硬道理。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

正确人生观,快乐幸福人

  人生的最高追求莫过于快乐幸福。一位哲学家说过,“幸福是多方面的:它既在于人的才能得到发挥,热衷于劳动并在其中成为创造者;也在于能欣赏周围世界的美,并为他人创造美;还在于爱别人并被别人所爱,把孩子培育成真正的人”。我想,幸福离我们很近,不仅仅是当多大官,握多大权,获多大利……其实,拥有是一种幸福,我们拥有健康,拥有自由和温馨的家。获得是一种幸福,我们获得安稳的工作,获得领导的赏识,获得别人的认可。给予也是一种幸福,我们可给人温暖的双手,给人善意的忠告,给人轻松的微笑。让纪律教育走进人们的心灵,让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上进的事业心,知足的幸福感;让我们廉洁自律,开心工作,快乐生活,安康幸福!

 

  感谢本文原创作者:四川大学2007级MBA 曾志平先生。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欢迎更多朋友一起来分享。

  毕友原创——分享毕友的思想和文字。也许我们不是“大家”,没有优美的文笔,没有太深刻的观点,但我们因校友而显亲切,因毕友相互了解,我们的目的是集“小家”之言,鼓励大家互动讨论,汇聚友情和智慧,启发思考,助力成长。欢迎有原创文章的朋友积极参与!投稿请将您的文章直接发至毕友征稿邮箱:2733119529@qq.com,或Q:273311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