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原创 > 【毕友原创】第64期管理当学“大禹治水”

管理当学“大禹治水”

2013-07-10 16:34:41陈骏良 31077

  【编者按】:大禹治水的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除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还有对其“化堵为疏”治水方法的思考。本文作者由治水中的疏川导滞联系到了管理中的疏导沟通,阐释了沟通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管理实践,就如何提高管理者的沟通能力给出自己的建议,如与80、90后的沟通技巧等,具有很强的实践借鉴意义。

管理当学“大禹治水”

(本文作者系四川大学2009级MBA陈骏良先生)

  相传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黄河流域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于是,尧帝任命鲧(大禹之父)负责解决水患问题。鲧采用堤工障水,然九年而不成功,终被放逐羽山而死。舜继位后,任用禹继续治水。禹全面总结父亲治水失败的原因,改“堵”为“疏”,利用水流自高向低的自然规律,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将洪水引入沿岸的河道、洼地或湖泊,合通四海,水患从此平息。《诗经》歌颂禹之功绩:“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说他平治了水灾,把梁山之野开辟为良田,开创了灿烂黄河文明。禹亦因治水有功,被后人誉为“神禹”而经久传颂。

  大禹治水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事实上,禹化堵为疏的治水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上有着更为宝贵的启示。管理与治水,两者之间貌似相去甚远,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试想,如果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采用鲧的治水方略,至多逞一时之功,终将难逃管理上的“决堤”。反之,如果能够像禹那样 “疏川导滞”,不仅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且可达长治久安之效。

  从管理的字面意义上讲,“理”比“管”更为重要,高效管控须以有效疏理为前提。疏川导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沟通。现代管理所讲的“沟通”,其诠释正由此而来:挖沟使两水相通。因此,要想取得高效管理实绩,必须重视疏导沟通。

  有人将沟通视为管理的基础,将沟通比作企业经营的生命线,这不无道理。无论我们身处公司哪个管理层次,无论我们的工作主要面向人还是物,沟通都是我们每天都必须进行的工作,沟通成为我们解决问题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越是高层次的管理者,其每天用于同上下平级间沟通所占的时间比例越高。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企业领导人的工作成效与能否同下属沟通具有成百上千倍的正效用。为此,我每天都在努力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让他们感觉到我的存在。即使我出差在很远的地方,我也会花上16个小时与我的员工沟通。”在产业细化分、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今时代,建立一个高效畅通的沟通机制与平台,甚至成为一家企业决胜千里的核心竞争力。

  每天醒来,我们就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各种形式与内容的沟通,家庭如此,工作更是如此。同事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内外之间,都离不开沟通,都必须重视沟通。很多工作没处理好,不是工作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沟通出了问题。要么沟通时机不对,抑或沟通方式不妥,不然就是沟通策略出了问题。越来越多的管理者都意识到,是否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水平,成为衡量管理者管理能力与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工作本身就是在不停地解决旧问题,克服新问题。因此,各级管理者都必须树立起沟通意识,重视工作交流,改善工作方式,一日三省,精益求精。

  站在管理者个体角度而言,如何才能提高沟通能力、通过什么形式的沟通才能有效达成管理目标呢?非常报歉,即使世界上最成功的沟通高手,也无法给出一份包治百病的标准答案。因为,哪怕是完全相同的两家企业,其所遇到的工作课题也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公司,在不同阶段、不同部门甚至同一天,我们都将面临着不同的人与事。一千个观众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管理者也有一千种管理风格。对于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事,我们必须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与手段。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沟通亦有章可循。

  首先,重视正式交流平台,建立非正式疏导渠道。沟通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沟通的内容,更取决于沟通渠道的选择。我们除了要充分发挥公司正式的例行会议、汇报制度等官方沟通平台的作用,及时做到上传下达,也不能忽视跨部门交流、关联部门不定期座谈、工作时间以外的联谊等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作用。道路畅通,方不致拥塞,沟通亦如此。

  其次,淡化官僚层级意识,善于倾听不同声音。在这个以人为本、注重自我实现的时代,指令式的领导风格正受到尤其是80后、90后职场新生代的挑战。他们个性鲜明、满怀激情,他们期待认可、渴望理解,他们是企业的生力军与后备精英。如果我们再用传统的命令式安排工作,过于强调层级关系,忽略个体感受,那么很容易造成情绪抵触。一旦情感发生懈怠,工作效率与质量也自然大打折扣。无论是对上级还是下级,我们都需要真诚、平等、倾听、欣赏与赞扬,这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禀性。

  最后,不断提高协调水平,灵活使用沟通艺术。沟通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同样一件事或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点场合或从不同的人口中表述出来,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沟通艺术、管理艺术。坚持换位思考,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了解沟通对象的想法和立场,注重沟通时机与细节把握,殊途同归,许多问题就将不再是问题。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沟通,我们每个人都应重视沟通、学会沟通、善于沟通。

  沟通决定成败,沟通成就未来。

  感谢本文原创作者:四川大学2009级MBA陈骏良先生,欢迎更多朋友推荐美文,小编代您与大家分享。

  毕友推荐——分享MBA推荐的文字。毕友推荐,旨在收集和整理MBA推荐的各类原创或转载的文章和资料,每日定期发布,分享给所有的朋友。通过每个人的推荐分享,实现大家单位阅读时间价值最大化。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请将您的推荐直接发至邮箱:2696039404@qq.com或Q:269603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