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原创 > 徐林森原创:动力

动力

2014-02-04 21:23:53徐林森 11238

  【毕友导读】:本文是西南民大2011级MBA徐林森原创的文章,从如何增强孩子的动力问题出发谈孩子的教育,与毕友们一起探讨。

 

动力

文/徐林森

  连续几个星期,在不同场合,孩子都提到很多事情知道该怎么做,也想做好,但都因为没有动力而真正努力去做。自己感觉,同时也是同学的感觉,自己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都不感兴趣。

  看得出孩子的思考和苦恼。那天月考回来,轻微的感冒发烧,也很疲惫,就没有让他做作业。跟我一起看了梦想星搭档之后,又看了他喜欢的爸爸去哪儿。陪看的时间里又聊到动力的话题,借机多说几句:

  动力首先跟志向(理想、梦想)相连,通常志向越大,动力也就越大。这也是困扰孩子的地方之一,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有一次跟我说:怕我的理想说出来,你会说我。我问他是什么,他说理想是研发武器。我当时听到确实有些讶异,但很快就跟他说:武器研发也可以呀,只要用来捍卫和平、抵抗侵略就行。而且,武器研发往往领先科技、高科技的集中,很多技术也可转为民用,比如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和可穿戴设备。真想做武器研发,现在就得努力学习、打好基础。

  和志向类似,也相连的是兴趣、爱好。学习本身是有乐趣的,孩子开始对这句话有所体会,但不深。这个还需要在平时学习中跟老师配合强化,目前找的一对一有些效果,孩子需要更多自己的感受,也需要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另外,孩子好像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包括电子游戏。希望这不是遗传!兴趣这种块儿,我这头儿也不怎么样,没有所谓骨灰级的兴趣、爱好。实在要挑可能就是看书、唱歌、走路、骑车这些。孩子也爱看书,班里的书都看完了,有时上课也看,就没必要再鼓励了。喜欢看的书集中在百科知识、历史和狼道、羊皮卷之类的,有同学推荐看郭敬明的小说,小子看了一本说感觉一般。阅读习惯,感觉比我那时候还好些,只是思考和吸收少了些。

  走路,孩子也喜欢,走的还快,只是计划和方向太差,需要多加训练。打算等孩子中考后,来一次远足,磨练一下。

  郁闷的是,臭小子不喜欢唱歌。虽然开始听歌了,但从来不唱。这里遗传又不灵了。昨晚问他,你是不是你们班惟一不开口唱歌的。小子说是,然后问你怎么知道?唱歌的N多好处和美妙,小子居然感受不到!

  动力的另一个来源是目标,现实的目标。跟孩子有过一次谈话,他觉得很多同学理想是上四、七、九并不是理想。我说对,那些不是理想,是目标,是切实可行的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理想很大、很远,但你可以做出往理想而去的线路图,然后分解出一个个里程碑,再分解成具体的目标一个一个去完成。如果你觉得理想太空泛,就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比如,你还想上盐道街高中,那你就得往前150名去考,这学期的目标就是要把一诊考好。

  动力也来自于压力,来自于责任。很多孩子觉得学习是被逼的,是给家长学的。我自己曾经就是这样,不喜欢学校的学习,只想有个过得去成绩不让老娘伤心就成。甚至二十四那年还跟老娘说:二十四岁以前是为你活,二十四岁以后也要为自己活一活了。这种感恩报恩的责任和压力,往往也带着压抑和性格、行为的扭曲,甚至,一种桎梏。所以,一直不想给孩子这方面的压力。家长会时,老师总说觉得你们家孩子完全没有压力,而我,默然、笑笑。实际上,压力肯定还是有的。昨晚和之前的谈话中,也都曾谈到孩子的学习对大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以及孩子将来到社会上会受到的影响。只是因为自己从小至今,沉重背负,所以不想孩子也有太多、太大的压力,想让他更轻松、更自然地成长,想让他自己觉悟!包括,学会把压力转成动力。

  动力还可以来自于习惯,而后习惯成自然。这一方面是我做得远远不够,需要做得更多的。因为想孩子能够独立,自信、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外力的约束作用不够强调。实际上,孩子成长、学习期间,家长、老师、学校的约束是十分必要的,也有助于形成好的习惯。孩子会把自己行为归结于性格,还引经据典拿星座、血型说事儿。我告诉他,确实有这些因素包括人的其它本性,比如让他烦恼的懒惰。但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自省自信,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才需要养成好的习惯。对于他现在的学习来说,认真、专注,坚持不放弃,不服输等都是必要的习惯。

  孩子意识到动力不足的困扰并愿意说出来跟家长探讨,是好事儿。而辅助孩子的成长,任重道远,得加油!

 

欢迎大家推荐好文,与毕友们一起分享。可直接转发链接至毕友微信(订阅号:MBAUI_COM,或服务号:biyouwang),或者发送邮件至邮箱:2733119529@qq.com,或Q:273311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