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原创 > 四川发布首份互联网金融白皮书,P2P网贷暗藏隐忧

四川发布首份互联网金融白皮书,P2P网贷暗藏隐忧

2015-02-13 20:49:04崔文官 13836

  【毕友导读】由电子科大经管学院、西南财大经济信息工程学院、毕友网、互联网金融西部联盟等共同参与调研的《四川省互联网金融行业白皮书》在2015年1月11日举行的中国西部创新大会上首次发布,本文是《中国经营报》对此次白皮书的专题报道。

  在过去的2014年,互联网金融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和规模冲击了整个金融行业,但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蕴藏了较大风险。业内人士认为,尤其是在准入门槛与从业人员素质方面,互联网金融难以达到传统金融业的高度。新互联网金融网贷之家数据显示,1月份新增P2P问题平台69家,而在2014年全年这一数据为275家,是2013年的3.6倍。仅去年12月问题平台数量就高达92家,超过2013年全年问题平台数量。

  而近日发布的四川省互联网金融行业白皮书(2014)——成都市P2P平台和众筹融资平台调研报告,也显示成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危机四伏:在四川,有近1/3的P2P平台董事长无金融行业从业经历,有1/3的P2P平台的员工中具有金融从业背景的人员所占比例低于30%。

  “这些数据都表明P2P平台的金融专业人才不够,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显示存在专业人才缺乏,可能为将来引发风险或者导致经营困难埋下伏笔。”作为调研课题组组长,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的李平表示。而更让他担忧的则是无一家P2P平台资金由银行托管的现状。“银行对于账户内的资金流动并无实质监控,其实质上P2P网贷公司仍然有可能挪用投资者资金。”

  金融从业经历缺失

  1月11日,在成都举行的2015年中国西部创新大会上,由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等单位编撰的四川省互联网金融行业白皮书(2014)——成都市P2P平台和众筹融资平台调研报告正式发布。

  “下一次金融危机就可能出现在以P2P平台和众筹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大会主体对话环节,与从业者普遍持有的乐观态度不同,李平表达的更多的是担忧。

  这一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白皮书显示,截至2014年9月,成都共有322家公司通过互联网开展网络理财、网络贷款、网络投融资业务,其中有181家宣称开展P2P业务。但通过进一步的确认,只有52家公司在平台上明确展示了借款项目的信息,同时投资者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投资。

  而在调研之前,成都又有5家P2P平台成了问题平台,调查样本仅剩下了47家P2P平台,而其中21家P2P平台出于各种原因拒绝了实地调查,最后报告课题组仅收回26份调查表。报告显示,成都有近1/3的P2P平台董事长无金融行业从业经历,有1/3的P2P平台的员工中具有金融从业背景的人员所占比例低于30%。

  “这些数据都表明P2P平台从业人员的金融专业人才不够,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可能为将来引发风险或者导致经营困难埋下伏笔。”李平说。

  对此,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谭继军表示认同:“网贷本质上是信贷业务,网贷创业者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是欠缺。在我国,几十年以来,信贷从来没有创业的说法,只有从业的说法。突然间信贷可以创业,即使是原来的信贷从业人员,也会不适应创业的艰巨考验。”

  记者注意到,日前首部地方版P2P监管办法——湖北省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机构的意见》也明确提出,网贷平台的高管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执行董事等,除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无犯罪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具有担任拟任职务所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有不少于3年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

  而在P2P风起云涌的2014年,传统的民间借贷理财公司,建个网站,便打起了互联网金融的旗号,从事的却是简单的金融互联网化的工作。“一些曾经经营洗浴中心的老总见P2P十分火爆,也建起网站玩起了所谓的‘互联网金融’,这不得不让人担忧。”李平表示。

  “平台的不规范运营,一些网贷平台拆标现象较为严重,加上资金实力和风控能力较弱,在选择借款人时的风控不到位,风控能力不足,并且可能由于过于追求规模增长,忽视风险和团队建设,结果只是‘虚胖’。在宏观经济下行,且临近春节,投资人用钱较多,股市牛市的大背景下,流动性风险上升,平台资金链紧张。因此,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平台倒闭、跑路事件频发。”网贷之家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许多背景实力强大的平台涌入,例如银行系、上市系和IT巨头系等,无形中拉升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并且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张叶霞建议,跨界进入者应该着重行业人才的引进、风控模型的开发,持续发展能力与平台业务模式及风险把控密切相关。

  对此,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朱明春也呼吁跨界者更理性的看待这一行业。“P2P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早已不再是投入几十上百万元,买一个网站模板就会有流量的初级阶段。现在的隐形成本很高,希望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能多对行业产业链进行思考。”

  风控亟待完善

  P2P网络借贷指的是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工具降低融资成本,完善自身风控体系,走出传统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式被视为其发展方向。但调研结果显示,成都的P2P平台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多位专家表示大数据征信在现阶段依然是“看上去很美”。

  白皮书显示:“目前成都的P2P平台借款利率(合同利率)以16%~18%为主,但实际的借款成本一般都超过20%。而从借款项目来看,调查的26份回收问卷表明,成都市P2P网贷公司的借款项目仍然是以传统的抵押借款项目为主,即主要是针对个人和企业的抵押(质押)借款项目。”

  “目前一些P2P公司名义上宣称在从事P2P网贷,或者号称是互联网金融,但实际的借款成本并没有体现出互联网技术对于解决资金融通的技术优势。”李平指出,尽管央行已开始建立个人或企业的征信系统,但缺乏民间金融的借贷记录,信贷报告和征信系统并不完善,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和信贷记录。

  李平指出,因此互联网金融公司很难只运用线上数据来分析借款者(融资者)的信用风险水平,故需要大量的人员从事线下的尽职调查工作,客观上增加了交易成本,融资成本也就居高不下。

  “大数据征信的未来是用于预测借贷者的信用风险,但现阶段还做不了,是因为现阶段我们掌握的数据还不够大。”作为一家专注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的公司——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吴桐承认。

  “大数据征信有美好前景,但目前为止,大数据征信只在封闭圈子内的应用是有效的,比如在供应链之内,比如在电商平台之内。这个效果究竟是封闭圈子内的诚信形象在起作用,还是大数据征信在起作用,还不清晰。”谭继军对于当下过于火爆的大数据征信表达了一些质疑。

  “大数据征信的优点在于数据来源广泛,消费数据、社交数据可以弥补传统征信覆盖面不足的缺陷,也使数据类型多样化,不局限于信贷数据,更能全面反映个人信用情况。”张叶霞告诉记者。

  而对于大数据征信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张叶霞则表示:“信息安全是重中之重,网贷平台还需通过数据备份、信息分级、强化数据加密技术等手段来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而对于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资金安全问题,调研结果显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虽然央行已明确表示P2P网贷公司不得建立资金池,资金应该进行第三方托管,但26份回收问卷中的25个有效答案表明,只有17家P2P网贷公司的资金进行了第三方支付托管,同时没有一家是银行托管,8家P2P网贷公司明确表示没有进行资金托管。

  更让人担忧的是,相比于课题组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真实情况或许更糟。“在47家准备实地走访的P2P平台公司中,居然有21家公司出于各种原因‘婉拒’了我们的实地调查。考虑到‘家丑不能外传’或者‘还没准备好,不适宜公开’的原因,我们预期,平均来看,接受了调查的公司的状况应该好于那些没有接受调查的公司。”李平表示。

  此外白皮书显示,目前的P2P平台资金托管共有两种模式:以备付金的形式将资金存管在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设立托管型账户,即将资金存管在第三方(特别是银行),为投资人和借款人设置虚拟二级账户,实现点对点的资金流动监控。

  而以备付金的形式将资金存管在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的资金通道模式,银行对于账户内的资金流动并无实质监控,其实质上P2P网贷公司仍然有可能挪用投资者资金。因为该方式无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都不能有效监管资金账户。

  对此,张叶霞表示:“从业者应该通过实现第三方资金托管、禁止自担保、自融、资金池、非法吸存、洗钱等行为来规避资金安全风险和政策风险。尽量提高借款标的信息透明度,更为规范化发展。”

  针对当下的互联网金融乱象,谭继军建议,监管层可出台一些关于底线的规定,促使行业自律设立行规,积累负面清单上的“危险行为记录”,当行业进入稳定期后,再制定相关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