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推荐 > 武冬梅推荐:互联网能改变餐桌与田间的距离吗?

互联网能改变餐桌与田间的距离吗?

2014-08-01 16:07:58武冬梅 11430


  【毕友导读】:本文由四川大学武冬梅推荐 。新农业如火如荼,新概念、新主义、新模式满天飞,新农人、IT精英、专家学者、监管者、投资人、开发商各个摩拳擦掌,以摧枯拉朽之势,催促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和农业的更多可能性,但更让我们看到仅仅只有互联网,我们仍是咫尺天涯,热闹的新时代对我们此刻的生活现状和未来的生活方式关注缺位了,形成新的农村生活及文明仍然任重道远。

  我们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两百年走过的路,从数据上,这说法不错。但巨大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变革浓缩在三十年里,让我们都还来不及看清自己应该选择什么,就已经做出了选择。农民进城,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在主流文化、资源分配、话语表达上被边缘化了。城里人在日益效率化的城市逻辑中,渐渐失去自我,拥挤喧闹却孤独。不同的境遇,相同的无根状态,让我们开始审视当下的扭曲,寻找本真的生活方式。关于建构新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起点,例如互联网与农业正碰撞出无数的可能性。

  搭上移动互联网元年的顺风车,新农业一次次成为我们的兴奋点。将互联网与新农业嫁接的先行者们或昙花一现,或方兴未艾,或艰难前行,或黯然离场。无论成功失败,他们的经历都更像是一份投资方案,一个商业案例,一种经营模式,一个策划故事。种菜的农民和吃菜的城里人往往都是剧中的配角。关于新农业与互联网嫁接的成功与失败,先看两则文章。

100人包10亩地请专家种有机蔬菜早晨采摘上午快递下午送到家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在西溪湿地不远处,有一座名为“太美”的农场。每逢周末,就会有大批游客和市民聚集到这里,体验农耕的快乐。接下来,这片农场里的10亩地将与周边小区住户的日常饮食联系到一起,采用的是时下最流行的“众筹”模式。

  无独有偶,在浙江衢州,80后张志文借助互联网,仅用10个小时就成功筹到18万元,用来创立土鸡蛋品牌“小捣蛋”。

  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眼下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褚橙”和“柳桃”的接连成功,也让人看到了传统农业借助互联网革新的机会。

建一个自己的有机农场

  2011年,太美农场将网上的“开心农场”搬到线下,个人和团体都可以来认领,陆续聚集了100个“农场主”,现在每天都有人到自己的地里采摘时令蔬菜。

  太美邀请了农科所有机农法(农业种植方法)专家和资深农夫来帮忙,严格按照有机蔬菜的种植要求生产。农场主既可自种也可交给专业人员打理,经过这两年的摸索,一块15平方米的地一年的蔬菜产量稳定在400多斤。

  太美农场总经理郝云芳发现,一年400斤蔬菜已经满足不了老农场主的需求,而且他们对市场上的有机蔬菜也不太放心,扩大种植面积的意愿十分强烈。

  据郝云芳介绍,这次太美拿出10亩地,计划招募100个名额众筹,分为4900元和9800元两档。作为回报,参与者定期能收到地里摘下来的新鲜蔬菜,当天采摘当天送达。

  以最低一档4900元为例,除了一年能获得近490斤蔬菜,参与者还能获得一小块自留地,在农法专家的指导下种植,获得额外收成。

  
用透明提升信任

  衢州小伙张志文是农味网的创始人,去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一半来自于土鸡蛋。“小捣蛋”是他与西班牙一家公司合作推出的新品,使用可食用颜料在土鸡蛋上画卡通笑脸,让吃鸡蛋成为一件有趣的事。

  为了圈定一群忠实客户,张志文拿出小捣蛋公司75%的股份来众筹,1200元一股。这些人每月能收到一箱30枚的土鸡蛋,还能参与分销和年底分红。

  早在做农味网时,张志文就组建了4人农访团队,每天奔波在乡村田间,用摄像机记录生产过程上传到网站上,“农产品触网首先要解决信任问题。我们欢迎小捣蛋的股东现场来看生产流程,并且保证一个季度出一份报表。”

  90后陈杰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去年创办了农业众筹网站“大家种”。在他看来,城市家庭与农户之间透明规范的信用机制是决定农产品众筹能否成功的关键。

  同样是出于信任和透明的考虑,太美农场的众筹项目暂时不接受杭州以外的参与者。郝云芳希望西溪附近的居民参与众筹,因为他们更方便到农场来监督。

品质和规模难平衡

  今年初,众筹网与本来生活网开设“本来鲜筹”限量尝鲜众筹,即农产品还未上市就开始预售,产品上市后支持者可在第一时间品尝最新鲜的产品。后来这一模式被阿里巴巴的“喵鲜生”和顺丰优选广泛复制。

  这种方式为优质农产品生鲜提供了新的营销渠道。现在,农产品众筹已经成为国内众筹领域的一个大类,诞生了乐满园、尝鲜众筹和大家种等知名网站。

  “农人们遵守着行业的既定秩序和潜规则,很难跳出原有的圈子看问题。”陈杰一直坚信,他们这些跨界新农人能为国内农业带来新的变革。

  不过,和其他众筹一样,农业众筹只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开始。有机农产品不像工业品一样能够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如何在品质和规模之间平衡仍是难题。

  就拿太美农场来说,有机农法规定不能使用除草剂,平均一周到半个月就要人工除草一次,这种种植方法增加了很多额外成本。“有机农业前期投入成本很高,如果单独核算,这个众筹项目很可能不赚钱。好在我们有其他项目作为补贴,这次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郝云芳说。

做农产品不能过于迷信“互联网思维”?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无公害蔬菜配送一向被对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的城市白领认为是一种新型生活方式的选择,然而近日知名蔬菜配送企业田园牧歌濒临破产倒闭,人们对这一新兴产业开始质疑,业内也在探讨田园牧歌模式败在哪里?

蔬菜配送物流成本高,企业应走高端路线

  腾讯员工离职创业的案例不少,其中去年就有一个专攻蔬菜配送的创业公司。这个名为“小农女送菜”的O2O(Online to Offline)公司以腾讯大厦为起点,用微信卖菜,刚开始一度吸引了诸多眼球关注,不料半年之后便黯然退出市场。

  结合该创业案例,前腾讯现京东电子商务高级产品经理郑女士认为,像田园牧歌这类蔬菜配送需要保证产品新鲜,要做到这点物流成本是很高的。“这类公司通常会强调配送的速度,要快的话,根据京东和易迅的数据,当天送达的物流成本平均每单在二十元左右。因此虽然菜品价格跟超市相仿甚至更贵一些,但是利润上其实并不占优势。”

  “小农女送菜”由自身员工配送,成本稍低,但是配送范围、规模无法扩大,而如果像田园牧歌那样一旦铺开市场面,物流成本上涨很快,会出现一定的风险。“田园牧歌的问题可能是发展过快,物流成本没控制好。这种模式的概念虽然好,但是只是做普通的生鲜是不够的,需要走高端路线,才有足够的毛利支撑这个成本。”

  她认为,可以多开拓进口生鲜、地方特产或者其他足够高端的有机食品,比如国内做得比较久的沱沱公社、喵生鲜,还有顺丰优先走的就是这样的高端路线。

客户不是上帝,抓住核心需求比盲目营销走得更稳

  然而深圳艾维塔CSA菜园园长何铮却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物流成本,而在于如何抓住顾客的核心需求,将有限的资源落在实处。他认为田园牧歌的失败之处,是过于迷信“互联网思维”和营销价值,把“用户需求”太当回事,过分追求迎合客户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而无视农业企业的现实限制。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客户只能在十个蔬菜品种里面选择,而田园牧歌的客户可在二十五个品种里面选择其中七个;此外我们的客户可以买一份体验菜,而田园牧歌会给客户送体验菜,并且送到你满意、愿意购买为止;我们的员工100人里面40个人在种地、配送,而他们至少70个人在做营销———这些看起来更光鲜的服务背后都是营销成本啊!田园牧歌的营销成本至少是我们的五倍以上,投入非常厉害,运行风险更高。”

  何铮认为,客户想吃什么就给什么对于有各种限制的农业企业来说是不现实的,任何个性化的要求背后都有庞大的成本,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客户的所有要求,“就像iPhone手机一样”——保证食品环保健康的同时,客户不能过分要求。

分享点评:吴瑨

  新农业如火如荼,新概念、新主义、新模式满天飞。新农人、IT精英、专家学者、监管者、投资人、开发商各个摩拳擦掌,以摧枯拉朽之势,催促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众人的努力下,田间种菜的农民和餐桌上吃菜的城里人似乎已经无限接近。互联网无疑缩短了餐桌与田间的距离,但当他们面面相对时,农民对传统不再自信,城里人对消费仍是习以为常。彼此是以怎样的思考惯性,站在谁的立场上,来思考彼此?当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留守子女问题、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担忧都已压得他们透不过气,自觉意识中的经济地位弱势无法孕育自信的文化,美好的生活方式追求更是遥不可及。当农民选择留在乡间,只可有限规模化的农业并不能使农民更多的辛劳变成更大的价值。城里人早已习惯了效率逻辑,即使是试图换一种生活方式,也只不过是在用成本、物流、规模、营销等等同样的城市逻辑来诠释乡村和农业。互联网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和农业的更多可能性;更让我们看到,仅仅只有互联网,我们仍是咫尺天涯。热闹的新时代对我们此刻的生活现状和未来的生活方式关注缺位了。形成新的农村生活及文明仍然任重道远。

永居才能保乡愁,经营方可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