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推荐 > 【毕友推荐】第85期苗曦 推荐《“乌鸦吊桥”的启示》

苗曦 推荐《“乌鸦吊桥”的启示》

2013-09-06 10:58:00毕友网 29148

  【推荐语】:在作者的笔下,无论是历史事件的铺陈,还是历史人物性格的捕捉,都得到了最佳的融合,并且始终具有鲜明的价值观。一个日本人能将自己眼中的古罗马历史叙述得如此绚丽生动,而又独具启迪意义——这确实是一种在历史著作阅读中少有的兴奋体验。更有意思的是,罗马的历史对于今天的中国尤其有启示作用。包容的文化、竞争的制度、学习的心态这三大利器,使得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做到了今天或许很多国家都还未完全做到的事情,罗马所代表的创新精神正是其辉煌成就的文化基因。盐野七生说对于以超级大国为发展目标的当代中国,在欧洲历史上可以作为借鉴的,唯有古罗马帝国。

  第一次布匿战争时,拼凑而成的罗马海军大胜地中海第一海上强国迦太基,对战船的技术创新“乌鸦吊桥”立下大功,不按常理出牌以智取胜在今天的国家竞争战略中仍可借鉴。今天的中国虽然发展迅速,但如果缺失了对历史的理性审视与反思,缺少了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创造性学习,就很难获得持续的进步与反展。要知道,历史由历史进程来展现,由历史人物来完成叙述。几千年前的画面往往会换个布景再次上演。居安思危,当代中国仍可向古罗马学习很多东西。

“乌鸦吊桥”的启示
文/盐野七生 译/季丽屏

(苗曦 四川在线常务副总编辑)

  在公元前264年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之前,罗马与迦太基并非没有打过交道。史料表明,两国第一次签订条约是在罗马实施共和政体后的公元前508年。该条约规定,迦太基允许罗马船只在西西里西部及非洲北岸靠港,不允许在其他港口靠港,即便是为躲避暴风雨也不行。同时,罗马有权决定是否让迦太基船只在以罗马为中心的拉齐奥地区的港口靠港,但无权过问迦太基船只在其他地方的港口靠港。

  显然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考虑到罗马实施共和政体初期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考虑到罗马与已是大国的迦太基之间的力量悬殊,签订这样的条约也就不难理解了。

  史料还表明,两国之间的第二个条约是在罗马称霸意大利中部时期的公元前348年缔结的。该条约规定,迦太基禁止罗马和罗马联盟的所有加盟国在撒丁及科西嘉以西的西地中海全域进行通商。条约明确规定,迦太基承认罗马在位于这两个岛与意大利之间的第勒尼安海和从托斯卡纳到坎帕尼亚地方的港口的主权。但是,迦太基在其他地方的通商权为迦太基的自由行为。

  这又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据说,当时的迦太基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迦太基的允许,罗马人在海里连手都不能洗。”这反映出了当时两国之间实力悬殊的状况。

  话虽如此,作为农牧民族的罗马人,在当时要处理的陆地上的事情有很多,无暇顾及海上的事情。事实上,罗马甚至没有可以称之为船的运载工具。

  罗马元老院意识到和迦太基之间的对决绝非易事,是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到了第三年的公元前262年以后。由于墨西拿和锡拉库萨已经成为自己的同盟,所以元老院以为西西里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没料想,就在这个西西里,来自迦太基的4万士兵登陆了。而此时,罗马留在西西里的士兵只有区区1.5万人。

  当得知迦太基大军登陆阿格里真托的消息后,元老院决定再次派出4个军团前往西西里。由两位执政官率领的罗马军团包围了阿格里真托。但是,随后展开的战况并不乐观,因为两位执政官都是平庸之才。由于不熟悉地形,储藏粮食的地方遭到了敌人偷袭。如果没有希伦的援军从锡拉库萨及时赶来,罗马军团会比困守在阿格里真托的迦太基军队更早断绝军粮供应。值得庆幸的是,罗马军团的失误却因迦太基军队不善抓住机会而得以弥补。与罗马军队一样,由雇佣兵组成的迦太基军队同样缺少善于用兵的统帅。就这样,战况开始一点点地向有利于罗马方面转变。

  这一年的12月,对战局出现厌倦情绪的迦太基士兵乘着夜色逃出阿格里真托,逃回了安全的马尔萨拉。几天后,留下的当地居民打开了阿格里真托的城门。作为胜利者,罗马军队进城后大肆掠夺,多达2.5万人的当地人被逼为奴。锡拉库萨市民以赊账的方式买走了罗马军队出售的大部分奴隶,并让他们回到阿格里真托。罗马军队在阿格里真托的所作所为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让原本徘徊在投靠罗马还是继续与迦太基站在一起的其他城邦的态度变得坚定起来。出生于阿格里真托的非利努斯正是因为罗马军队的野蛮行径而成为反罗马阵线中的一员。他是记录第一次布匿战争的人之一。

  长期以来,无人质疑阿格里真托是迦太基势力范围中的一个城市。它的陷落使罗马再难回头,只能继续向前。也就是说,罗马必须与从未想过要放弃西西里岛上既得权利的迦太基进行全面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一定是罗马和迦太基中的一方取得在西西里的全面霸权,否则争战将永无止境。就这样,第一次布匿战争在西西里战场上展开了。

  第二年,即公元前261年,罗马和前一年一样,向西西里派去了两位执政官以及统率的四个军团。这一年,罗马军队凭借攻陷阿格里真托的势头所向披靡,一次又一次地成功攻占了迦太基领地内的西西里各城市。但是,战果仅限于西西里的内陆地区,始终未能染指沿海城市。即使从内陆向沿海城市发起进攻,并取得胜利,也很难保卫胜利果实。因为这些城市得到了来自迦太基的支援。

  罗马很清楚,只要不切断来自迦太基的补给线,就不可能实现称霸西西里的目标。就在这一年,农牧民族罗马人终于领悟到控制海洋的重要意义。罗马人在陆地某处取得胜利后总是把这个地方作为要塞,建设殖民城市,并通过铺设连接这些城市的公路,建立防御网。既然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所以他们很快意识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没有任何造船经验的罗马决定仿造迦太基的船。他们的手中有迦太基的蓬特型战船,是在第一次横渡墨西拿海峡时缴获的。罗马人拆卸了这些船只,然后再组装起来,开始了通过模仿建造出自己的战船。

  就这样,罗马有了自己的战船。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尚未解决,即如何训练海战士兵。罗马市民虽然坐过河船,但从未坐过海船。在那不勒斯等海港城市市民的指导下,罗马市民首先在陆地,用模型叫着号子练习划桨。这和现在的大学划艇俱乐部训练新会员时使用的方法基本相同。我不清楚,罗马市民经过训练达到了怎样的水平,但是,至少罗马有了自己的划桨手。至于张帆和掌舵,就全靠同盟国中的海港城市提供支援了。

  第二年春天,罗马船队迫不及待地下海了。对此,不能不说罗马显得过于急躁。话虽如此,由100艘蓬特型战船和200艘三层桨战船组成的罗马第一支海军就这样诞生了。但是,海运国家不是一日建成的。从陆地一路南下的军队顺利到达了墨西拿。与此相对,从海上南下的海军,船只始终无法统一步调,拖拖沓沓,行进非常缓慢。

  执政官杜伊利乌斯想,虽然自己拥有与迦太基一样的蓬特型战船,但是在海上,罗马肯定不敌迦太基。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在船上安置一种新式装备,罗马士兵称它为“乌鸦吊桥”。这是迄今为止没有哪个民族使用过的战场装备。

  所谓“乌鸦吊桥”,是用绳索固定在离船头最近一个帆杆上的一种接舷吊桥。待船头靠近敌船时,解开绳索,“乌鸦吊桥”会直接落在敌船的甲板上。吊桥的前端是锋利的铁钉,因下落的惯力,扎进敌船的甲板,从而得以固定。随后,罗马士兵顺着“乌鸦吊桥”,蜂拥进入敌人的舰船。对操纵船只没有信心的罗马人,利用“乌鸦吊桥”,把自己不擅长的海战变成了自己最擅长的陆战。这种“乌鸦吊桥”还可以移动,最大可以转动180度。无论敌船在左侧,还是右侧,只要能成功接近敌船,就可以发挥出它的威力。

  能想出“乌鸦吊桥”这样的装备,是因为罗马人没有海运的传统。因为海运国家的船员,除了在船只操纵方面自信满满,对船只的美观也很看重。当所有帆扬起,帆船呈现出来的美,让这些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大海的男人们备感自豪。对他们来说,“乌鸦吊桥”这样的怪东西安装在帆杆上,是对大海和船只的亵渎。但是,罗马人从来也不是大海之子,他们不会在乎船只是否好看。

  在所有船只装备好了“乌鸦吊桥”后,执政官杜伊利乌斯率领全体船队,离开了墨西拿。他们得到消息,说迦太基舰队的100艘蓬特型战船已经离开巴勒莫,正向墨西拿进发。

  两支舰队在米拉佐海面相遇。这是发生在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第一次真正的海战。从战船的数量上看,迦太基是罗马海军的1.5倍。从两军对船只的操控能力上来看,两者的差距就连外行人也能一目了然。

  罗马海军无论如何也无法使战船排成一条线,引得早早已经排好阵容的迦太基舰队发出阵阵嘲笑声。随着两军船队的越来越近,嘲笑声也越来越高。看到罗马战船的帆杆上像蝉一样的怪物,迦太基士兵忍俊不禁。但是,好不容易排成一条线,不,实际上依然凌乱不堪的罗马舰队刚开始向迦太基舰队发起进攻,迦太基士兵脸上的笑意顿时跑得无影无踪。

  罗马战船完全不顾撞断船头的危险,向迦太基船只猛撞上去。接着,“乌鸦吊桥”纷纷落下,发出一声声巨响。顺着已经嵌入迦太基战船甲板的“乌鸦吊桥”,罗马士兵蜂拥而至。他们是罗马军团的核心力量——重装步兵团。与这样的对手进行肉搏战,迦太基军的雇佣兵们全然不是对手。由于罗马海军把海战变成了陆战,迦太基向来引以为傲的船只操控能力得不到发挥。可见,“扬我所长,克敌所短”的战术在海上一样可以通用。

  战斗在罗马方面占优势的情况下继续。战斗结果,迦太基方面多达15艘战船沉没海底,30艘被捕获,其中包括迦太基海军总司令官乘坐的旗舰。总司令官逃到传令用的快艇上跑了,从而得以逃脱被捕的下场。这次海战中,迦太基方面阵亡3000人,俘虏达7000人。据说罗马方面的损失非常小,甚至不值得一提。

  就这样,迦太基派往西西里的海军在米拉佐海面与罗马的第一次海战中损失了三分之一。

  捷报传到首都罗马,罗马市民欢天喜地。战战兢兢地首次下海的罗马海军与地中海最强大的迦太基海军交锋,并取得了胜利。获胜的将军杜伊利乌斯命令部下用白色大理石制作纪念碑,以纪念这次海战的胜利。他命人在纪念碑圆柱的两侧分别嵌入缴获的迦太基战船的船头,并把它送往了罗马。罗马人把它立在古罗马广场的中心,庆祝海战的胜利。

节选自《罗马人的故事Ⅱ》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