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毕友出海 > 阿拉木图收官日・法律风控与文明对话 │毕友百鲲中亚行Day7

阿拉木图收官日・法律风控与文明对话 │毕友百鲲中亚行Day7

2025-05-19 14:54:25小毕 796

2025年5月17日,本次毕友百鲲中亚行迎来收官之日,毕友百鲲企业家一行以「法律风控探勘 + 文化遗产对话 + 归程复盘」为轴,在商务与人文的交织中完成对阿拉木图的全景式认知。从律所的专业解码到博物馆的文明溯源,从市集的烟火气到公园的历史沉淀,一日之间完成从商业理性到文化感性的维度跨越。

下面,小毕将和大家一起分享毕友们本次中亚行的收官之行,让我们一起聚焦于前线,一起回顾今日的毕友们的精彩时刻吧!

拜访阿拉木图中伦律所

早上9点半,毕友一行人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的营商实际状况,他们来到了阿拉木图中伦律所。李珊(阿拉木图中伦律所资深高级合伙人)对毕友们进行了接待,并表示热烈的欢迎。

毕友团与中伦律所阿拉木图团队围绕哈萨克斯坦投资法律环境展开专项研讨,聚焦三大核心议题:

1) 外商投资法规重点解读

商投资法规重点解读律所专家系统梳理哈萨克斯坦外商投资相关政策框架,重点介绍阿拉木图市创业与投资局提及的 农业、可再生能源、医疗保健、IT 基础设施等领域政策优惠,包括税收减免、贷款补贴等实操性支持措施,并提示外资企业在股权结构、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合规要点。

2) 投资风险与争议类型分析

结合当地法律实践,解析外商在哈常见投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如行业准入标准调整)、合规风险(环保、劳工法本地化要求)、合同履行风险(跨境交易中的条款歧义)。

聚焦争议解决实务,指出 知识产权纠纷、投资合同违约、合资企业控制权争议 为近年高发类型,建议通过事前合同条款细化、争议管辖地约定等方式降低风险。

3) 中企投资领域与合规建议

结合公开数据与行业观察,近三年中国企业在哈投资集中于农业合作、能源基础设施、跨境电商等领域。律所团队强调,企业需重点关注本地化合规审查,尤其是劳工雇佣、环保标准与跨境资金流动的法律适配性。

毕友一行人基于昨日的密集商务考察以及结合今天律所的分析,表示对哈萨克斯坦的商务生态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投资落地的可行性显著提升。

文化体验三部曲:历史、市井与自然

中央博物馆・文明脉络的视觉叙事

中央博物馆搜集超过3000件文物及展品,由数百年前的考古发现至哈萨克现今的发展,透过展品巨细无遗的,介绍哈萨克历史与民俗。总共分7大展区:展出历史文物、民族服饰、珠宝、马鞍装饰、古代兵器与乐器等,所有与哈萨克传统生活有关的对象尽在其中,而馆内1:1的帐篷模型让我们了解这个民族的昔日生活。另有一个著名的考古发现,所谓的黄金人又称【金武士】公元前10-13世纪的战士) 约在16-18世纪,在哈萨克斯坦被挖掘出土,165公分的身高配上70公分的帽子,身上还穿戴有4000片的金片,诉说着当代的历史战绩。这个金武士的形象曾出现在1992年哈萨克斯坦发行的邮票中,1999年作为一个历史的象征站在了哈萨克斯坦独立纪念碑的顶端。

毕友团走进总面积超 1.5 万平方米的中央博物馆,通过自然史、古代史、中世纪史等展厅,直观感受哈萨克斯坦从游牧文明到现代国家的演进历程。馆内陈列的 15 世纪中亚地图、古代丝绸之路货币等展品,印证阿拉木图作为商贸枢纽的千年积淀。

绿色巴扎・中亚生活的烟火切片

踏入中亚最具活力的露天市集,毕友们穿梭于香料铺、羊绒摊与干果区,体验本地生活的鲜活肌理。在蜂蜜与马奶酒的香气中,与摊主交流游牧文化与现代商业的融合,选购印有「中哈友好」字样的特色纪念品,感受民间经贸的温度。

潘费洛夫公园・城市精神的静默对话

该纪念公园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了纪念战争时期潘菲洛夫及28位英勇牺牲的勇士而建造的。【仁科夫大教堂Zenkov Cathedral】这是一座东正教教堂,同时是世界现存第二高木结构建筑,建筑物没有用任何钉子建造,是奇迹般经历过1911年阿拉木图强烈地震后还幸存的几座建筑之一。

在卫国战争纪念建筑群前,毕友团聆听「潘费洛夫 28 勇士」抗击纳粹的英雄事迹,参观升天大教堂的拜占庭式穹顶,在雪松环绕的长明火旁驻足,体悟战争与和平的历史重量。远处天山山脉的皑皑雪峰,为这场人文之旅增添自然史诗般的背景。

阿拉木图国际机场・归程与展望

暮色中抵达机场,毕友团在候机厅复盘这7日行程:从乌兹别克斯坦再到塔吉克斯坦,最后再到哈萨克斯坦,此行构建了对中亚市场从宏观环境到微观操作的立体认知。随身携带的合作备忘录与文化信物,既是商务成果的具象承载,亦是文明互鉴的鲜活见证。

随着航班腾空,毕友百鲲中亚行正式收官。这段始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商务旅程,在古丝绸之路上播撒合作种子。期待未来以更深度的本地化布局,续写中亚经贸交流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