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推荐 > 魏瑜推荐:邵逸夫

邵逸夫

2014-01-20 11:09:17魏瑜 10316

   【毕友导读】: 本文由四川大学2012MBA魏瑜推荐。邵逸夫,香港影视大亨,2014年1月7日逝世,享年107岁。有人问他,最钟爱自己推出的哪部影片,他的回答出人意料——“赚钱的电影”。但这位香港媒体大亨,却不只是赚钱的商人,他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一个人的至高愿望——影响他人,丰富他人的记忆……


邵逸夫

   有人问邵逸夫,最钟爱自己推出的哪部影片,他的回答出人意料——“赚钱的电影”。但这位香港媒体大亨,却不只是赚钱的商人。

   若以影响力为标准,对这100年的重要人物进行排位,邵逸夫先生的位置应该非常靠前。他切切实实地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用娱乐、电影、明星,用他的娱乐帝国创造的话语方式,用一座座逸夫楼。他的影响力早已远及海外。昆汀·塔伦蒂诺十余年前回忆从影之路,表示自己当年为学习拍片,整整一年,每天至少看一部邵氏出品的老电影。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号逸夫,于1907年11月出生于宁波镇海。其父开办有“锦泰昌颜料号”,是当地望族。因逸夫排行老六,后被尊称为“六叔”。他对家族产业没有多少兴趣,时值电影勃兴,在兄长邵醉翁引领下,进入娱乐业。几位兄弟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

   “天一”以家族作业形式拍摄电影。几位兄弟齐上阵,分别担任编剧、导演、摄影。因受上海若干制片公司和电影院排挤,他们决定开辟南洋市场。邵逸夫和三哥邵仁枚一起下南洋,走遍小镇和乡村,巡回放映电影。他们投身的行业,是一个多少有点新奇的行当,什么都没有先例,他们是拓荒者,要在一片荒原上找出路。

   20世纪的科技进展日新月异,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从黑白到彩色,巨变都在短期内发生,与这些进展同步的是时代阵痛。邵氏家族和他们的企业,跟上了前一种巨变,也迎接了后一种阵痛,他们创办于1930年的“邵氏兄弟公司”,在后来的乱世之中无奈关闭。

   1958年,邵逸夫的传奇才真正开始。邵逸夫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开始制作电影。那一年,他51岁。即便在竞争激烈、高速运转的今天,这个年龄也已是许多人心理上的垂暮之年,而邵逸夫在这一年着手开拓帝国疆域。

   他在清水湾买下80万平方英尺土地,建起片厂。内设摄影棚和员工宿舍,编剧、演员、美工等职员全部常驻其中。不管大片厂制后来结局如何,他仿效好莱坞大片厂建起的这一套体系,在将近40年时间里被证明颇为有效。它以工业化的姿态,实现对电影的成本、制作环节的高度控制,增加了电影产量,也掌控了对电影趣味和风尚的引导。

   当时香港的其他电影公司还停留在小制作阶段,一部电影长一小时左右,成本仅几千美元。邵氏的产品则动辄长达两小时,制作成本可高达5万美元,令同行望尘莫及。

   邵逸夫签约有潜质的演员,培训其职业素养,动用一切宣传力量塑造他们的形象,并用合体的电影角色营造其魅力,还组织他们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将他们一步步培育成足以挑大梁、有号召力的明星。在艺人从“伶”转为“星”,从戏班子里的飘零人转变成现代意义上的职业人士的进化中,邵氏的明星体制起过重要作用,这套明星生产线,直到现在仍被娱乐公司沿用。

   邵逸夫保持着对旗下演员们的控制,在面对演员时拥有上帝般的威严。当李小龙找到邵氏兄弟要求签订长期合同,并获得每部影片1万美元的片酬,这要求被视为笑话,没有商量余地。而同样出身邵氏系统的嘉禾老板邹文怀,则慷慨接纳了李小龙。这次决策被视为邵逸夫职业生涯中一个重大失误。

   后面的事我们都知道,40年时间,1000多部电影。我们关于香港电影的记忆,几乎被邵氏垄断。

   邵逸夫和他的娱乐帝国,经历过许多次波折。动静最大的一次,应该是邵氏在上世纪80年代初淡出电影领域。这种淡出,一方面是因为电视崛起,另一方面是因为邵氏的创作力低迷,邵氏的影人已经对重复了30年的电影趣味有了倦意。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香港人开始树立“香港认同”,粤语文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邵氏所引领的国语片,以及国语片趣味渐成往事。邵氏最终于1987年5月宣布停止电影生产。

   邵逸夫早已觉察到时代风向之转变,于1967年创办TVB,紧接着开办无线艺员训练班,并于1973年开始入主“香港小姐”竞选,重振这一赛事。他继续影响着中国人的娱乐生活。

   上世纪80年代,TVB出产的电视剧,诸如《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从香港到内地,收视率惊人,几乎奠定我们看待“古代”和“民国”的眼光,并在时日消长中,慢慢沉积为另一种历史,一种记忆的历史。

   娱乐业之外,他还用另一种方式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底,他一共向内地捐资40余亿港元,捐建数千个与教育和医疗有关的项目。2002年,邵逸夫基金创立了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表彰在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数学科学方面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

   生命有限是人类的遗憾。但邵逸夫先生,却用他的方式,实现了一个人的至高愿望——影响他人,丰富他人的记忆。

 

欢迎大家将好的有关商业领域热点、模式、案例等方面原创或转载的文章、资料等推荐过来,与毕友们一起分享。可直接发至毕友征稿邮箱:2733119529@qq.com,或Q:273311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