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推荐 > 2016,传统企业如何成长?

2016,传统企业如何成长?

2016-02-23 17:50:00小毕 11642


  在刚刚落幕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六届年会”上,刘强东与马云两位巨擘对于“传统企业要不要做电商?“,提出了不同的理念,激起了业内广泛的讨论。

  刘强东认为,“所有的传统品牌,只要是自营电商,如果建立了电商部门,销售相当于电商部门自己卖出去的,那绝对是一个灾难。”“作为传统品牌企业家忘记电商吧,回去第一件事是把电商部门撤掉。”

  而马云则认为,电商不是一个零售的渠道,不是一个销售的方式,而是一个思想观念的进步,这种进步就像用电和烧柴的区别。应该思考如何把电商的部门做得更加强大,真正以客户需求为主要导向。”

  暂不论问题的答案,两位大佬的不同意见,从侧面的反应了面对互联网时传统企业遭遇的困惑。2015年,关于企业是否转型,就存在“不转型,等死,转型,死得更快“的说法。2016年,经济环境仍不乐观,传统企业该如何选择,仍将是大多数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接下来,我们将推出毕友“产业转型”系列连载文章,围绕”传统企业如何成长?“,从互联网对C端和B端的影响入手,分行业进行持续、深入的探讨,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此次文章是我们系列的开篇,从不同维度来梳理2016年各方对企业转型升级的观点和看法。


总理说: C2B,是大势所趋


  1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座谈会。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在发言中提到“粉丝经济”和“网红经济”:“很多网络红人依托互联网平台运作粉丝,一方面开展营销,一方面以‘按需生产’理念对接企业。去年一年,这一模式创造了50亿元的交易量。”总理首次提出:“这实际上就是‘C2B’,通过互联网把设计者、生产者、消费者直接连通起来。”

  1月2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他指出,所谓“C2B”就是消费者提出要求,制造者据此设计消费品、装备品。这是一场真正的革命:一个企业不再是单个封闭的企业了,它通过互联网和市场紧密衔接,和消费者随时灵活沟通。这是大势所趋啊!

  针对最近媒体频频提及“粉丝经济”、“网红经济”。总理指出,这实际就是追着市场跑,是在揽市场。我们的企业一定要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把中国制造朝这个方向推,企业必须向这个方面转型。


大佬说

  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2016年企业家最大的挑战是不确定性


  对于2016年,柳传志说他还有很高的愿景,将用创新和更高的追求标准去面对挑战。“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企业家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

  柳传志认为,2016年在新的环境下,对于中国企业家群体来说,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不确定性,这不确定性源自于中国不断调整的政商环境,尤其在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这要求企业家的价值观、思维和观念也要不断更新。

  具体到企业发展,未来有哪些不确定性?“最近提出的供给侧改革,预示着国家政策某些方向性的变化,作为民企来说,就要格外地注意,进行调整。”柳传志强调,要研判国内的政策与国际政经形势的变化。

  “对一些模糊不清的东西,不要一头就往下愣走,当年香港中信泰富,不就是为了汇率的问题,一头扎下去的?”柳传志语重心长,当企业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在一边吃着碗里的饭,确实要同时注意做锅里的饭,要为下一步有可能发生的变化,积极做准备,凡是提前做好准备的,情况就会更好一点。

  “有一种情况是,政府一号召,比如说投资太阳能,大家就扎堆做这些东西,对未来就未必考虑得那么清楚”。他认为,如果这个企业真的是企业家本人的,或者是真正有主人的,他可能吃大亏的概率就会少。否则就会根据口号,根据短期利益驱动来做企业,最终损害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互联网领域,技术创新是一个颠覆性力量,对于未来的科技变革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柳传志惊叹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将会给世界带来难以想象的变化。不过他也警告,在对新技术进行投资的时候会有很大的风险。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站在前瞻性这个角度去思考企业必须做什么


  我先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今年的经济形势很不好,而且会持久的不好;但也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是大家都不好。经济形势好与不好其实跟你没什么关系,好形势下烂企业有,坏形势下好企业也多得是,中国最好的企业绝大部分都不是在好形势下出来的。

  未来5-15个月,经济的减速会持续。有人说,我们要保持7%。我却认为这有难度,毕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总体经济增速即使是3%-5%,那也意味着有些企业或有些行业的增长照样是两位数,也有些企业或行业是负增长,事实上,负增长并不是坏事。做公司的,必须考虑,哪些部门要关掉、哪些部门要整改。未来的5到15年,会是一个持续时间段。因为反腐败本身就是经历阵痛的过程,扶贫则是另一个机会。既然国家下定决心要去做一件事,那就是发展机会所在,因为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力在未来15年会越来越弱,市场的力量、企业的力量会越来越强。以前靠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卖这些东西并不是本事。今后要靠牌照、靠建立在原材料上创造的附加价值,只要企业能够持久产生价值,才能在市场机制中好好活下来。

  今天有许多人说企业活得痛苦,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全球经济的下滑,二是因为你的组织文化和体制在过去10年还可以活得不错,但在未来10年,越来越走向市场经济的时候,机制文化和人才不适应的话,就会死得很惨。我们经常考虑和讨论的,就是什么样的机制什么样的文化和什么样的人才,才是未来10年公司发展所需要的。

  未来世界不会建立在规模经济、权势和金钱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知识、智慧和创新的基础上,任何东西有前瞻性才有意义。今天许多企业争取解决的是今天的问题、昨天的问题,而不是考虑如何解决明天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站在前瞻性这个角度去思考,假设你在10年前,有什么事让你觉得做了会不一样,那么同样的,如今企业必须去做什么事情,才能在10年以后活很更好。


学者说

  陈春花:2016经营对策的“三个“关键词


  到了年底的时候,人们依旧在判断未来一年的经济环境,的确这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人可以离开大的环境而独立发展。最近总是被问道,如何判断2016年的经济环境?我没有直接回答,在一个经济增长变缓的情形下,环境就只是生存条件,而非决定性影响因素了。因此,自己的习惯是去判断经营环境,通过对于经营环境的理解,来安排企业发展的策略。

  企业经营环境的三个判断

  2016年的经营环境判断,我用三句话来描述:

  第一,创造未来比预测未来更重要。管理大师Clayton Christensen 提出的“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概念是用于描述新的竞争者如何瞄准市场根基,攻占市场,最终实现洗牌,这样的情形在过去曾经是非常罕见,而在今天则是非常普遍。利用新技术或者新模式进行颠覆的情形,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所以,当人们希望预测未来的时候,这些频繁发生的颠覆,已经让未来不可预测,所以总的来说,预测未来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环境。在这一系列的颠覆与被颠覆中,新的变化可能不断呈现,企业已经不能够仅从行业或者企业自身的视角来理解环境,而需要理解创造本身的特性去引导自己的战略。

  第二,市场与技术的力量在改变格局。市场与技术的力量在改变格局。对于技术力量的认知和体认已经成为常识,人们越来越深地感受到技术从各个角度对企业的影响。对于市场力量的认知则是我要特别强调的,相信在过去的2015年的“双十一”实现超过900亿销售额的事实,可以让我们认知到消费者的力量,企业与顾客之间,如果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交互途径,顾客完全可以重新定义企业。

  第三,边界被打破。一方面是行业边界被打破,每个行业的特征变得越来越模糊。智能互联产品不但会影响公司的竞争,更会扩展整个行业的边界。竞争的焦点会从独立的产品、到包含相关产品的系统,再到连接各个子系统的体系。一家产品制造商可能要在整个行业领域内竞争,甚至消费者也一并参与进来,所以在今天没有人可以确定竞争对手是谁。腾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几乎无法界定腾讯属于哪一个行业,也不知道腾讯的对手是谁;但是你会知道在腾讯的帮助下,可以感受到“在线一站式服务”的生活状态。另一个方面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边界被打破,互联时代,消费者也会成为生产者,Uber模式就是这样的模式,也才具有了无法想象的魅力。

  经营对策的关键词

  2016年的确会有一些不同,这些不同需要我们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去理解“新常态”下的经济环境,同时,也需要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经营策略,并发展出自己的行动来。面对2016这样的经营环境,需要企业做出应对的准备,我用下面关键词来表达:

  共创共享

  自创趋势,可能是2016年的求解之道。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共创与共享,并且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是企业与顾客,一个层面是企业与员工。因为快速变化的客户需要,让客户参与其中,敏捷和快速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互联时代企业致胜的关键要素;与客户共创共享,必须成为企业创新和研发工作的核心,包括大型企业。快速迭代在今天已经是很多创业企业采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同样也是市场变化的一种选择,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尝试、验证获得客户反馈,然后持续地、快速地推出迭代的新版本,以此在市场上立足。企业与员工的共创共享在今天更加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员工本身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个体创造能力的发挥已经成为关键,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以契合技术与市场的变化。

  生态网

  正如前面对经营环境判断的那样,无论是竞争对手,还是行业边界,都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拥有一种能力,连接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连接相关产业的合作伙伴,还需要和其他产业、资本、顾客组合在一个价值网络中,我把它称之为生态网。微信红包是一个好的例子,它所构建的生态网,连接了相关与不相关的合作伙伴,让全新的机遇被创造出来。商业模式创新已经是今天企业应对变化的基本选择,而创新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构建生态网络,以达成价值创造。所以,无论企业目前处在什么阶段,什么位置,形成生态逻辑与思维,打造生态网都是一个必要的选择。生态网与价值链(产业链)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注重共同成长的设计,后者注重价值分配。需要大家能够理解我所强调的这个根本区别,在一个需要重新定义价值的环境下,分配价值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少,只有成长才会创造价值,也才有可能带来价值共享的可能。

  更开放 更进取

  内部激活、发挥个体价值、提升组织效率、提升产业链效率、提升响应顾客的速度,这些已经是基本共识,而且很多企业都在努力推进和转变中。我在此基础上,更强调企业进取心和开放透明。2016年市场会依然处在胶着的状态,经济的增长也不容乐观。对于一家企业而言,领先企业的努力和新创企业的颠覆会同时存在,因此,一定要做市场的开拓者,开放自己组织与业务,整合更多的资源,以更进取的态度和方式,获取市场并保持领先的位置。率先进入市场是对企业的一个挑战,但是也是一个必须做的选择;从产品转向解决方案,不仅仅是为了提供服务,更是为了开放自己,融入顾客之中,融入到价值网络中。一定要去除“产品思维”,一定要去除“自我中心式”,一定要尽可能地开放,一定要寻求外部资源。积极去与市场互动,全方位与外部融合,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资本、人以及竞争对手。这就要求企业要有能力超越自己,特别是超越原有的价值体系与组织习惯。

  当我写下对于2016年的判断和策略之时,虽然知道这一年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更大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做出改变,对新的一年依然充满期待。


  吴晓波: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八项注意(千人大课“转型之战: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机会”部分摘录)


  第一,注意原有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否已经丧失。

  企业的成长是建立在自己的核心能力上,形成一种商业模式。所以,我们做任何企业,第一步要问,同行业里我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么?

  俞敏洪 是特别尊重的一个企业家,是第二次产业转型时期中国一批高级知识分子下海的一个典型,,91年创业的,93年搞新东方,06年纽交所上市,09年CCTV的经济人物,2013年出了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当电影出现了时候他的股票开始跌,开始裁员。

  什么原因?新东方的核心能力是什么?首先是英语教育能力,我有一个英式英语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学习教材和体系。第二是教师管理能力,有全中国最高效率的新东方教师的一个管理体制。

  但为什么2013年出现问题呢?不是俞敏洪不努力,而是他的两个核心能力开始丧失。在内容供应部分出现了免费的网上英语教育体系,仿真的英语对话,或者真人教育体系。它更具有灵活性,学习又方便。

  当我英语教的不错我还需要在新东方上课吗?我就直接在星巴克了,因为他们通过朋友圈、YY就能够找到各自的学员,就变成了自己创业。所以,你原来所形成的核心能力就这样被在线的教育体系和社交圈的发达给消减掉了,当你的核心能力消减之后你的商业模式就不成立,当你的商业模式不成立以后你的盈利模型就瓦解了,这个时候你就要转型了。这是核心能力的丧失。

  今天企业的核心能力都像新东方的例子一样在逐渐丧失,从大制造来讲,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能力在丧失。未来机器会取代我们很多,张瑞敏提出一个观点,叫做“黑灯车间”。

  整个车间里没有一个人,人都去哪了?人都被机器替代了。所以很多大工厂的人力优势都会丧失掉,这个速度非常快。大家知道中国有多少家机器人公司吗?中国有八百家机器人公司,在生产各种各样的服务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第二,注意原有的产业生态链是否被破坏。

  小虎队大家都很熟悉,20年前,小虎队流行的场景是从北京,到深圳,到腾冲,大街小巷都在唱小虎队的歌,从80到8岁的人都知道小虎队。这个是大众偶像时期。

  TFboys大家认识吗?这是百度排名第一的人,我认为90%的人都不知道百度排名靠前的人,说明今天的中国,整个产业链已经变了,由一个大众消费,大众偶像,大众品牌时期,进入到一个小众消费,小众偶像,小众品牌,圈层经济的时期。

  TFboys和粉丝之间形成了无缝的密切关系,这个关系形成之后,不需要中间所有的产业分销商,只需要什么呢?只要依赖于一个在线的音乐平台。他的票是粉丝圈里面发放的,所以传统企业第二个要关注的,就是你这个行业的产业生态有没有发生变化。

  第三,注意原有的渠道及品牌战略是否已经被颠覆掉。

  互联网带来的最大的一个变化是渠道扁平。娃哈哈是中国快销品行业中的标本。娃哈哈做了第一个联销模型,一千人的经销商大会,先把钱给到我,我给你发货,这个是金字塔式的渠道模型,有总销商,分销商,零售商,渠道商。

  但今天,销售的金字塔已经销减掉了,整个物流都外包掉了。不再通过那么多的销售商来销售,整个的销售的功能都被改变掉了,十多年前的英雄,2014年娃哈哈的销售额跌了百分之几,利润跌了7%。

  褚时健很老,但是他代表了现在这个时代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品牌反祖现象。各位想,在农耕时期,做鞋子的,做药店的,会怎么做?

  王二麻子剪子店,那时候把名字放在前面,名字是品牌化的,那是农耕时期,每个人的生活半径很小,大概是5平方公里之内,一生都会在这个圈子里生活。都是熟人生意,做熟人生意的时候,我用我的名字为这个品牌背书。中国古代很多的品牌都是和人名有关。

  然后后来就有了大机器生产,有了规模化生产,当大机器、规模化生产的时候,会出现一个结果,商品已经卖给了完全不认识的人了。当商品卖给不认识的人的时候,王家铺子,王二麻子已经没有关系了,我要想更响亮的,所以品牌要开口赢,要能够叫得响,要能够和现在的时尚结合,所以你要想一个品牌出来,这个就是大工业时期,新工业革命时期的一个新的变化。

  今天,我认为褚先生又给我们一个新的启发,其实现在整个转型时期中两个事情是反祖,第一个是品牌开始反祖,第二个是制造开始反祖,原来是大规模制造,现在是叫做定制化生产,定制化生产,其实农耕文明时期的一个典型的标志,我需要做一个鸟笼,遛鸟,要做一个鸟笼,那怎么办?就要定制生产。定制也是返祖现象。

  这两个返祖带来的变化如下:

  第一,人格为质量背书,所以不再是冰冷的,未来的品牌不再是冰冷的。

  第二,产品的定价摆脱了成本依赖,这个橙子卖多少钱,褚时建花多少钱种这个橙子,你觉得重要吗?不重要。

  第三,你买的是“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你买的是这12个字。

  第四,注意消费者结构是否适应圈层化的演变。

  今天往后31岁成为中国首富的概率的机会几乎是0了。说明财富大爆发时期和野蛮成长时期结束了。70后、60后的这一波人,用我们的审美和价值观,再造了中国,我们看到的所有的布局,所有的门口锦绣中华的建筑物,陆家嘴的造型,整个的审美都是60、70后的人所决定的。

  但是我去年看电影,张艺谋拍的《归来》,他的票房惨败。我就问朋友,那么好看的电影,为什么不去看呢?他们说看不懂。我们的婚姻观、爱情观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和我讲,这个海报不是为我们90后做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90后不懂繁体字。

  我去年也看了《小时代3》,我看了十几分钟的时候,开始玩手机,看完电影,我出来之后,手机没有电了,票房6个多亿。两部电影看完之后,我终于知道我不再是中国商业电影的主流消费者。

  圈层经济的出现,是中产阶级消费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原来是大众消费,大众品牌,我做一个床垫卖给所有人。你未来你的床垫的传播半径和消费人群,可能就是某一个族群中带有某个审美偏好的一类人,你只为他们做服务,为他们定价,为他们形成消费者互动关系,这是圈层化的特征。我认为未来大众已经不存在了,在很多行业中大众已经不存在了,大众品牌也不存在了,而我们也不需要为大众服务。

  第五,是否出现跨界竞争者?

  这是转型阶段的商业竞争中最重要的环节——跨界竞争,就是未来你不知道自己的竞争者是谁。比如海尔跟IBM在做一个实验,卖冰箱。这就是大规模生产变成大规模定制的一个事情,所以就要研究,怎么能够在那么大的生产线上为你定制一台冰箱。这就需要生产线再造。在未来,冰箱里面各个部位会放传感器,比如冰箱里面有12个格子放鸡蛋,当鸡蛋剩下两个的时候,冰箱会提醒你,需不需要将鸡蛋配送到你家?冰箱变成了一个家庭食品的管理工具。所以,这样的事情在各行各业都在发生。

  这就是凯文凯利讲过的一句话,即将消灭你的那个人,迄今之还没有出现在你的敌人名单上。如果我们在做一个企业,敌人一定不是你看到的那些行业协会里的人。这是危机和机遇同时存在的时代,在转型之战中,你很有可能跨界进入到另一个行业当中成为别人的敌人,当然,你也要警惕你所在的行业有没有可能出现跨界竞争者。

  第六,注意企业的经营主权是否已经交棒给80后。

  目前来看,中国最主要的获利人群和最重要的商业界控制者,是60后和70后,但是现在消费主流和审美主动权,都已经交到80后、90后手上。我们依然有决策权和经营能力,但是经营一线的权利、中层及中层以下的权利,都应该交给80后。

  所以我认为一个企业,它是年轻还是衰老,就是回公司召集中高管开会,看80后占的比例是多少。所以如果一个企业的中高管干部的比例低于30%,已经是一个非常老的企业。第一件事,干部清洗,所以现在要把世界交给年轻人。如果能超过70%,就可以打这场转型之战。

  第七,注意技术升级是否跟上大数据潮流。

  我们讲互联网,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和对传统服务业的冲击,是以大数据的方式来实现的,并出现所谓的物联网。所谓的互联网+,一定不是开一个网店而已,而是首先对内部的组织进行柔性化改造,再接着用大数据的方式跟上技术进步的迭代。

  在未来,冰箱、汽车这些硬件中,都会有上百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未来都会成为这辆车变成一个移动中的商品,然后它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交互关系,然后产生消费。此外,美国一家公司推出这个产品,针对每辆车的使用情况来区分保险费。保险公司在汽车里面装了一个简单的传感器,保费和汽车的里程数相关的。这就是在大数据情况下做得人性化服务。

  这就是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每一个行业,服装、硬件、贷款、保险,然后你可以想想你这个行业和大数据的关系是什么。

  第八,注意金融市场化和衍生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我们面对的危险并不仅仅来自于互联网和产业,同时来自于通缩紧缩前提下的资产泡沫。而从通缩往通胀推的唯一的办法是推动资产泡沫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整个中国金融行业出现民营企业利率下限已经打开,汇率的帐户已经慢慢自由化,整个国内市场开始资产泡沫化的情况下,每一个企业都要想明白一个问题,资产泡沫化的过程中,怎么能够成为泡沫的一部分。这个泡沫将成为我们资产保值的重大的保障。

  各位今天做企业其实是资本与资本的战争,你就变成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所以这是资本的转型。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整个生态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在危机重重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后进者的机会,也看到了新技术和组织变革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变化中,中国没有传统产业,有的是生生不息的创新与旧模式的一次决战。


  后续,将围绕“2016,传统企业如何成长?”,从互联网对C端和B端的影响入手,进行持续、深入的探讨,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