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转载 > 管理 > 格力“软组织”变革

格力“软组织”变革

2015-03-06 12:36:09BEEUI 10549


  【毕友导读】这是一家倔强的企业,它的厂房布局呈现出背水一战的气势;这是一个倔强的女人,从自建营销渠道到对技术创新的无止境追求,塑造着其可持续发展的基调。

  从“掌握核心科技”到“用科技改变生活”,从践行空调产业的专业化路线,到因循技术突破而向上游漫溯而形成的自动化制造的格局,格力正在打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核心科技创新能力欠佳的魔咒。

  从一个点的创新到一个面的创新再到“原创产品”,格力已经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技术创新路径和创新体系。日前,凭借这套“基于掌握核心科技的自主创新工程体系建设”项目,格力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二等奖,这是格力四年内第三次获国家科技奖。不过,区别于前两次的奖项,这次的奖项更加关注企业“软”的创新组织管理行为,这事关企业全员创新的能力,事关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以及能否快速占领市场的效率问题。

  近日《商学院》杂志对话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探讨格力保持可持续性创新能力背后的思考。

改变思维

  董明珠告诉记者,“对格力来讲,我觉得在创新这条路上,我们一直在寻找怎样让中国的制造业在技术上真正走在世界前列的方法。”

  格力电器自2002年开始致力于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经过12年的实施与应用,建成了掌握核心技术的全面创新系统,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出五大核心系统。

  “企业发展依赖的不是单纯的技术,它依赖的是企业文化,所以格力电器在创新方面,是让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意识。怎么样让每个人有创新意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打造一个平台。”董明珠说。

  因此,格力创新体系里最注重的是人才的创新,格力电器目前拥有接近8000人的研发队伍。2014年,格力成立了第6个研究院,即健康技术研究院。研究院里的每个研究员都承担了不同的角色。他们承担着格力从家用空调到商用空调,再到一些非标准空调的核心技术突破的任务。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包括家电企业在内,曾经几乎都选择过合资或者购买技术的方式,然而,结果并不理想。董明珠坦率地回忆当年的情况,“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连压缩机的制造能力都没有,我们也想购买别人的技术。但是人家说这是最先进的技术不可能卖给你们,这句话浇醒了我们。”

  “中国空调行业在2005年以前连能效等级都没有,都是用别人的压缩机——就是别人淘汰不要的东西。日本在2005年已经全部进入到变频时代,而我们的压缩机连能效都没有,所以让我们坚定了一定要走自己的创新道路。”尽管很难,董明珠表示,“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很简单,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应该有能力做到,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格力开启了一场漫长、艰难却又充满理想的自主创新之路。

  “首先是人才培养。我们自主培养的一大批大学毕业生已经在格力逐步成长起来,现在我们有接近8000人的科技队伍,平均年龄才29岁。我之所以觉得创新体系重要,是因为它能产生持续的竞争力。”

  “除了人才培养,就是资金投入。经常有人问我,格力的研发经费是多少?2%、3%,还是百分之几?对于格力来说,我没有百分之几的概念,只要需要就投入。就是凭借这些,通过我们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创造了很多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

  始终创造“原创产品”,是格力创新的驱动力。“可能我们过去搞研究、搞创新在一个点上,现在铺开一个面。我们的创新意识不是仅仅停留在过去,更多的要做原创的、创新的产品,以原创产品为我们研发的导向,而不是墨守成规。”董明珠说。

  以格力光伏空调为例,这是一款基于不用电费的空调的研发设想。目前,格力的光伏空调已经开发出第二代产品。按照格力技术研发的目标,未来家中所有的电器产品都应该能够依靠空调实现所需求的电能消耗。

  再以格力在石家庄应用的直流变频热泵离心机工业废热供暖技术为例,每年供暖可节约标准煤54.92 万吨,节水495.4 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064 吨、减少粉尘排放879 吨,单位面积采暖费用也从传统燃煤供热的23元下降到11元。这不但解决了民生供暖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老百姓的费用支出,还改善了大气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与此同时,格力梦想在三年后,生产体系都能进入全自动化的时代。在董明珠看来,上述所有的创新和突破,都源自企业不可或缺的创新思维或者叫创新文化。“正是因为我们的创新能不断给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激励了我们创新的激情。”

全员创新

  格力常务副总裁、总工程师黄辉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狭义地讲,我们好像是一个科技创新的体系,广义地讲我认为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实质上不能说我用什么工具就能够实现创新,格力的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东西是很重要的,格力的领导层始终在灌输创新的理念,整个企业都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

  那么,格力是怎么形成这种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的呢?

  董明珠告诉记者,格力电器自主创新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公司的普通员工培养成技术工人。在格力电器,人才有三个体系,一个是管理体系,一个是技术研发体系,还有一个就是技术工人的培养和发展体系。

  为什么要培养技术工人,这里面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那就是技术升级让企业使用的人越来越少,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两年制造业频繁爆出裁员的背景。但是在格力,董明珠提出,“我们7万多员工,只要他不愿意离开格力,我们绝对不会放弃。”

  董明珠给出的答案就是通过再次培养,让员工重新获得价值。“我们给普通工人也打开了各种通道。”在格力,技工的发展序列中,员工可能成为助理技师、技师,最高可以做到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这样的级别。即使普通的技术工人也可能会在精尖的工艺技术上成为专家,比如格力电器对核心部件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这都为这类技术工人提供了挑战和提升的空间,他们通过培训和努力有可能成为科技研发人员。

  在格力,公司每年都会有专家评审,但这种评审决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对三五个人的奖励,“只要你达到标准,你就是专家。”董明珠告诉记者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大大激发了员工在创新上的热情,并让其潜在的能力得以爆发。

  同时,在员工的成长路径上,格力提供了大量的培训。为了员工的长远职业发展,格力电器还投入巨资,筹办格力职业学院。据了解,办校总投资预计达15亿元,将为7万多员工提供再次深造学习的机会。董明珠直言:“我们一直坚持自主培养人才,这比引进人才重要得多。我的愿望是将每个人培养成技术人才,留在格力有用武之地。即使离开格力,也能掌握一技之长。这对于人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显然,办学校对于企业来说,每年有投入却没有收获,都是贴钱的事,但其价值却在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我确确实实希望我们的企业成为百年企业,而且不仅是一个百年企业,还是重要的行业领导者。”董明珠表示。

挑战自我

  格力四年获得三个国家大奖,追求创新受到各界人士好评,但与此同时,格力投入巨资进行技术创新不免要承担风险,并与企业追求盈利的目标产生矛盾,这也恰恰也是很多企业在创新战略上犹豫不决的原因所在。

  那么,在格力,到底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又是如何把企业的盈利能力与长期发展进行结合的呢?

  董明珠告诉记者:“很多人认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但是我恰恰认为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我们最新的广告语是‘科技改变生活’。我们是要让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以前人们必须要面对面交流,但科技让生活发生变化,人们可以微信、可以视频。制造业创造出各种新的工具、新的产品,让人们生活变得更美好。在董明珠看来,“企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应该以创造为目的。因为你的创造给别人生活带来了改变,别人尊重你、拥护你,购买你的产品,就给你创造了利润空间。”

  格力电器的科学创新体系,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过程,格力2011年销售额是800亿,但到2014年,格力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400亿,三年几乎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这样的增长速度对这样大的一家企业来说是非常罕见的,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企业创新之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和重要性。

  “在别人看来,所谓的吃亏就是我一年要拿几十亿的投入用来研发,但是这些研发可以支撑格力100年的持续发展。我不是做一个短命的企业,一年赚10个亿、20个亿,然后就消失了。企业要有能量,要有竞争力。”董明珠说。

  的确,以磁悬浮的离心机为例,这是中央空调领域高端的核心技术,它解决了空调中最重要的部件压缩机的问题。目前世界上能够生产磁悬浮离心机只有两家,一个是丹麦的丹佛斯,另一个是中国的格力。这也是基于格力的自我挑战,“磁悬浮压缩机就相当于高铁,可以达到每小时300公里甚至更高的速度,如果把这种技术用在空调压缩机里,可以使压缩机使用寿命更长,损耗更低,因为它旋转起来没有磨损,这样对产品的使用寿命而言是一种突破。这是我们自己用心研究实现的新技术。”

  “我们也可以买别人的压缩机进行组装,但是掌控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提高产品的效率,或者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成本降低,这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坚持自主研发。”在董明珠看来,人需要有梦想,企业也需要有梦想,格力电器科技人员的梦想就是要站在技术的最前沿,不断挑战自我。

多元突破

  事实上,今天的格力已经远远不是众人印象中的那个单一性的空调企业,格力已经进入了多元品牌发展的时代,而这个多元品牌发展的路径,同样源自于格力科技研发上的拓展。目前,格力电器已经逐步在智能家居上发力,但格力对智能家居的理解与一般人的理解仍然有着明显的差异。

  “有人讲智能家居可以由一个路由器进行控制,在外面可以通过手机发现家里冰箱使用的时间,包括可以打开空调等等,当然这也是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变了生活方式,但是我觉得智能更多的应该是给我们带来保障。

  怎么样让科技改变生活,让人们更加方便、舒适、健康,这是格力在企业研究产品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其所有的研发也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董明珠表示,“我们首先做的是怎么样让消费者没有售后服务的烦恼,比如我们在珠海可以远程监控到所有使用格力空调用户的现状,用这个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和没有售后服务的烦恼,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智能的改变。”

  “第二个事情,就是我们已经通过对核心部件的掌控,比如我们的压缩机,包括模具全部自制,这些核心部件的技术可以嫁接到我们的冰箱。再比如我们的冰箱可以实现零下7度不结冰。一年以后,甚至于不用一年时间,你会看到我们格力电器生产的真正的智能家居。”

  除了智能家居之外,格力也正在进入自动化设备领域。“我们的技术创新,让格力实现了多元化的突破,而且这个多元化不是因为盈利而去多元化,而是技术突破让我们多元化。比如我们的自动化设备、生产空调的设备、我们的压缩机、模具,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其中包含了很多专利,就是根据我们产品需求来做的。”

  董明珠告诉记者,“我相信格力现在已经不是单一的空调专业化的企业,无论从产品、后台技术支持和产业跨越都已经实现了多元化。”按照董明珠的描述,格力已经进入了自动化设备领域,将来会有自己研发的加工设备。

  “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企业盈利,什么赚钱做什么,企业在这个时段要有担当,我们不仅要为国家的建设做贡献,更应该为人类生活改变做贡献。你有了大梦想,你才更具有自我挑战的动力。”董明珠说。

(来源:《商学院》杂志2015年2-3月合刊 文/屈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