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推荐 > 陈荞推荐:关于注册资本登记制的三大误区

关于注册资本登记制的三大误区

2014-03-10 15:48:20陈荞 13057

  【毕友导读】:本文由南开大学09级新闻系、天府早报记者陈荞推荐。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人们创办企业更加便利,创业激情大涨。然而,不少人对注册资本登记制度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本文即总结了关于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三大误区。


关于注册资本登记制的三大误区

  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人们创办企业更加便利,创业激情大涨。然而,不少人对注册资本登记制度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1 认缴时限越长越好

  在认缴期限上,也出现不少误读的现象。部分企业为缓解资金压力,将注册资本的认缴期限填写成20年,甚至更长。

  解读:实缴改为认缴后,即使你手里只有几千块钱,也可以成立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的公司,只要你对自己认缴出资额、出资期限进行约定,并记载在公司章程里并向社会公示。

  虽然企业有设定认缴期限的自由,但这些信息都将对社会公布,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市场上的合作伙伴可能会对其诚信和实力产生怀疑,反不利于企业正常经营。无论认缴金额、认缴期限,企业都应该与自身实力和经营规模相匹配,树立诚信意识。

误区2 注册资本可以“只认不缴”

  此次改革将过去的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即企业缴纳多少资本金,什么时候缴清,创业者自己说了算。有人因此产生侥幸心理,认为注册资本可以“只认不缴”,于是不切实际“漫天认缴”。

  解读:认缴资本并不等于不缴出资。实行认缴制后,公司的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但公司股东还是要缴纳注册资本的,只是不再像原来一样进行强制性规定并要求限期缴纳,实行认缴制企业自由度更大,缴纳的时间由企业通过章程自主约定并决定缴纳时间,企业可以根据经营需要自主决定在一定的期限内缴纳。

  改革后,企业认缴资本金等信息将向社会公示,工商部门也会对企业进行抽查。如果企业未兑现认缴的承诺,主管部门不仅将按《公司法》对其进行处罚,还会将其拉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甚至写进全国联网的“黑名单”。

误区3 不花钱也能办公司

  对此次改革,不少公众和媒体都出现了“零元注册”、“不花钱也能办公司”的报道。

  解读:事实上,“认缴制”也是有额度的,虽然没有对额度进行限制,但“零元”肯定不能注册。而且,注册资本只是设立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公司要维持基本运营,还需要租场地、购置设备、招聘员工等,这些都需要花钱,所谓“不花钱也能办公司”是不可能的,即使能行,这类公司的信用也会让人怀疑,难以赢得客户信任。

  值得提醒的是,目前国家对文物拍卖、认证机构、快递等一些特定的行业,还是有最低注册资本认缴的要求。而对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等一些资本要求高的特殊行业,仍然实行法定注册资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