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金融 > 区块链 > 金融探索之区块链:数字货币应用详解

金融探索之区块链:数字货币应用详解

2016-04-23 22:45:19小毕 21743

毕友一言:

  我去旅行,是应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金融探索之区块链:数字货币应用详解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其中最广泛、最成功的便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是什么?区块链在数字货币中如何发挥作用?历史上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变,伴随着区块链,伴随着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等一系列技术,货币的形态与实质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今天,小毕将在继上期区块链的五大金融应用概述之后,详细整理了关于数字货币方面的应用。

行业动向

  201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团队将积极攻关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研究数字货币的多场景应用,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2016年2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对外公开说明央行已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探讨区块链应用技术,并指出区块链是未来数字货币一种可选的技术。

  2016年4月,微软宣布联手R3联盟(由金融科技公司R3为领导,全球最大的几十家银行共同参与的联盟,目标是研究和制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球框架)。

  2016年4月13日,纳斯达克CEO表示,区块链技术可以使得贸易结算更加迅速、有效率。纳斯达克已开始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私有股权发行交易。荷兰央行也在其《2016年年度计划》中指出,该机构将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一款标准的虚拟货币,这个项目被命名为荷兰央行货币计划。

区块链技术下的货币进化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货币的数字化发行、流通和持有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和可能。比特币等多种社群“币”、企业内部多种虚拟“币”的出现,则为未来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敲响了前奏,进行了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验证和试错。

  1、社群数字“币”

  社群数字“币”是以社群的认可度来做背书的。比特币可以说是第一个去中心化的社群数字“币”。在比特币社区和许多比特币信仰者的支持下,比特币拥有了其价值支撑,也吸引了一些社群外的用户参与交易与使用,据有关媒体报道,全世界约有1400家实体商户可以用比特币来支付,其中欧洲近600家,美国有400多家,我国北上广这几个一线城市有20来家。

  比特币所使用的底层技术,称之为区块链技术。它实现了几个目标,一是制定规则。比特币通过区块链技术,通过算法和程序约定了发行总量和发行方式。社群往往不像其他组织那样具有强有力的中心机构和行动能力,意见和利益都相对分散,在这种情况下,区块链技术通过加密算法行程的约定,制定了强制性的规则,缔造了超出人为因素的信任纽带。二是限定总量。社群数字“币”强制设定总量和发行速度的特点,使得早期持有者可以因为社区的扩大、持有人数的增多、社群内经济活动的增加,而得到越来越大的利益,这一经济学上的特点,使得数字货币又具有了类似股权的优点,使得社群形成一致的价值预期,产生了共同的内生的经济动力。三是匿名性。比特币的相对匿名性、去中心化、开放源码的特点,分散了法律风险和责任,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目前,市场上有数百种社群数字“币”,同一社群内使用同一种货币,可以在经济利益上使社群形成一致利益,并通过社群内的交换、交易,将经济活动留在社群之内,使社群拥有自己的经济资源,吸引更多的外界用户参与。

  2、企业虚拟“币”

  目前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使用,仍然要落后于社群,企业游戏虚拟币、积分、Q币、储值卡等等,从更大意义上来说,都可以说是数字“币”的一部分,但是这类数字币往往和区块链技术并没有什么关系,交易种类非常单一,无法形成真正的生态系统。当前,一些创业企业已经在进行相关尝试,如Factom,基于自己的软件服务,已经发行了可兑换虚拟“币”,还有的企业如BitGold、GoldPay,也在尝试基于黄金来发行自己的虚拟数字“币”。如果未来数字货币的发行能有规可循,更多的企业将会勇于进入数字虚拟“币”发行这一领域,我们也许将会看到,世界各地的企业在某一数字虚拟“币”的旗帜下组织起来,进行跨国生产和金融活动。

  市场经济对于私有商品来说,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是对于公共资源来说,纯市场定价机制,有时候并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这在经济学上往往被称为“灯塔效应”,因为灯塔对于单个航海者来说,其建设成本和收益相比极为悬殊,但其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却能引导所有的船只躲避暗礁,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财富的损失。由于传统的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这一类商品的供应问题,大多数这样的公共服务设施,往往是由国家建设和运营的。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活动动辄在几十上百个国家中发生,传统的以国家化界和运营的公共服务,就不在能够适应全球化的经济规模,这就出现了新的趋势,部分公共服务由民间的非营利性国际合作组织来进行。目前互联网的基础——IP和根域名的分配管理,就是由非营利性的国际性组织ICANN来进行,互联网上最大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也是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运营,企业内部的虚拟“币”大概也是这种趋势中的一部分。

  3、国家数字货币

  国家数字货币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方向,与社群数字“币”和企业数字虚拟“币”完全不同,这是国家选择性地利用已有技术,结合国家数字货币自身需要的发展,它的演进可能会在几个方向发挥重要作用。

  防伪。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将有望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摆脱伪钞的发行可能性。这一防伪的特性,又可以用在各种跟国家数字货币相关的票据、凭证上,从而解决长时间困扰票据诈骗的问题。

  数据追踪和公正。新技术的使用让海量的各类金融数据,能够被更清晰地收集和跟踪分析,这意味着国家将掌握先进的信息工具,其对于反洗钱和税务征收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自动化金融服务。未来随着国家数字货币金融服务的开发,金融机构会越来越小型化,数字化,自动化,在银行排长队就为了办理某项业务的情景,在下一个十年很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反制裁,抗攻击。目前国与国之间金融纷争愈演愈烈,一旦出现国家之间的交恶,冻结银行资产,中断资金往来是常用的手段。即使对于俄美这样的大国,这种事情也经常发生。国家的金融机构,也往往是黑客攻击的重点,特别是DDOS(分布式拒绝攻击服务),对于中心化的金融系统来说,几乎是无法防御的。而如果参考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能够具备全网记账,分布式网络的特点,天然地对于此类攻击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即使局部发生暂时的网络中断,记录在全网各个节点的交易数据,也不会丢失。

  以上这些特点,对于国家金融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优点,在平常能够极大提高金融效率和安全性,在非常时期,甚至有可能成为一国金融生命线的保障。当然国家数字货币的研发,还需要大量艰苦卓绝的技术创新和测试,才能进入实用领域。

区块链技术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应用

  中国人民银行认为:数字货币将会增强其控制中国货币的能力。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未来,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的建立还有助于我国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我国支付体系。

  央行希望通过数字货币提升交易透明度,而区块链技术,正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性,整个系统没有中心化的管理机构和硬件,同时,还具有去信任化性,系统中任何节点间进行数据交换都不需要相互信任,因此,通过区块链技术,整个数字货币体系中所有规则都是透明的,所有数据内容都是公开的,没有人有能力去篡改和操纵。

  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目前分散的金融机构都有很多内部账本,而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建立全国统一账本,让每一笔钱都可以追溯,每一次交易行为都可以追溯,逃漏税、洗钱行为会在监管范围内,甚至有可能实现在刷卡机上自动扣税。

  解决信用问题,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金融的本质是信用,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机构存在的意义,就是解决信用问题。比如第三方支付,如果交易双方相互信任,何必需要这个中介?而区块链技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就是去信任。也即网络中的两个任意节点(可以理解为任意两个人),不需要相互信任,就能够精确且公平地完成价值转移,比如转账。任意一方都没有能力去篡改数据或者操控交易。所以,区块链技术一旦成熟起来,将会重构金融行业的底层逻辑,解决信用问题,降级信用维持的成本。目前刷卡消费正在成为习惯,未来数字货币推广后,从社会信用积累的角度,企业和消费者都会倾向于使用数字货币、刷卡消费,因为电子交易有数据痕迹,可以据此积累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这会成为获得银行等金融服务的依据。

  在提升货币供给控制力方面,区块链技术也有与之相对的应用。据汇丰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示,央行可以将区块链技术用于一种政策,这甚至比量化宽松更标新立异。它可以让央行到家庭的“直升机撒钱”政策,变得更为容易。“直升机撒钱”将是外部货币(outside money):直接从中央银行注入资金,而不是代表私营部门其他地方的债务。


  总体而言,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与央行推行数字货币的目的相符合。未来,区块链技术很有可能会被应用于央行数字货币中。

  注: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跟比特币不同,主要区别如下:


2015年全球数字货币创业投资情况

  据统计,2015年全球共发生数字货币/区块链投资事件65起,披露金额达到了4.9亿美元,较2014年总投资额3.61亿美元增长35.73%,有几家比特币创业公司,正朝着“独角兽俱乐部”的目标大步迈进。


  2015年上半年,比特币公司coinbase、21 Inc、Circle接连引爆三枚重磅炸弹,在美国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Qualcomm)、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金融巨兽高盛(Goldman Sachs)等巨头公司的参与下,三家创业公司共计获得2.41亿美元巨额融资。

  然而进入下半年后,资本市场开始降温,并且随着区块链概念的兴起,VC的风向似乎也发生了转变,传统金融巨头纷纷开始尝试布局区块链或分布式账本项目。前摩根大通商品一姐Blythe Masters空降区块链行业之后,一股私链风潮开始掀起,在过去一年中,非比特币区块链项目融资共计发生13起,融资金额达到了1.293亿美元,较14年的2290万美元大幅增长了564% 。

  投资情况分析:

  1.2015年风险资本总体偏爱比特币; 

  2.比特币扩容之争放缓风险资本步伐;

  3.私链(联盟链)项目获得传统金融巨头的青睐。

  数据分析:

  截至2016年1月22日,巴比特“币创投”共统计过去一年全球数字货币/区块链投资事件69起,披露金融达5.599亿美元,平均投资额811万美元。

  从风险投资流向的细分领域来看,钱包支付/汇款领域投资事件16起,占比19%;投资额9779.5万美元,占比17%;交易领域投资事件13起,占比19%;投资额12116.25万美元,占比22%;矿业硬件领域投资事件6起,占比9%;投资额15540万美元,占比28%;比特币区块链(API、智能合约、商业应用等)投资事件21起,占比30%;投资额5628万美元,占比10%;非比特币区块链/竞争币领域投资事件13起,占比19%;投资额12930万美元,占比23%;



  从投资轮次来看,种子轮投资事件共37起,占比53.62%,融资金额4011万美元,平均每起事件融资108.4万美元;A轮投资事件共22起,占比31.88%,融资金额19264.75万美元,平均每起事件融资875.67万美元;B轮投资事件共6起,占比8.69%,融资金额8868万美元,平均每起事件融资1478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进入C轮的公司有4家,它们分别是Coinbase、Circle、21 Inc、BitFury,融资金额共计达到26100万美元,平均融资额为6525万美元。

  有人曾统计过一些数据,称:“一般进入A轮的50个项目,最终只有4.8个能进入C轮,而且绝大部分项目都死在了A轮前,同时,获得A轮的项目也有74%倒在了爬向B轮的路上。”可见,能撑到C轮不死的创业公司,不是小强型的,就是属于狮子型的。



  从投资金额来看,大于2000万美元的有8起;1000万-2000万美元之间的有5起;200万-1000万美元之间的有16起;100-200万美元之间的有17起,其余23起投资事件均小于100万美元。


  从风险投资的地域分布来看,美国地区共发生投资事件37次,占总投资事件的54%,投资额46474万美元,占总投资额的83% ;欧洲地区发生投资事件13起,占比19%,披露投资额5599万美元,占比10%;亚洲地区发生投资事件14起,占比20%,披露投资额2239.75万美元,占比4%;其他地区仅发生投资事件5起,占比7%,披露投资额1681万美元,占比3%;

  由此可见,美国市场仍是资本青睐之地,其中加州硅谷与纽约华尔街,已成为2015年数字货币和区块链行业的融资风暴中心,前者更偏向公有链项目,后者则偏向于私链项目(例如Digital Asset以及R3 CEV)。

  仅从比特币挖矿与交易领域来看,实际上,中国地区在这方面的发展,要远远超过其他市场。


  举个例子,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发起成立的数贝投资,其区块链投资基金总金额达到了6亿元人民币,截至去年11月份,该基金已有1.8亿元人民币投资到位,其中有多数是用于比特币矿机的研发与制造,这也验证了中国市场在数字货币挖矿领域的领先地位,但由于国内有很多项目选择隐藏投资情况,笔者也没有精力去一一求证,因此这些数据也就没有计入本文。

  此外,国内也先后涌现了多家巨头公司开始布局区块链项目,例如,万向集团就于去年9月份宣布设立了5000万美元区块链基金,专门投资有商业前景的区块链应用技术项目。据悉,在前期阶段,万向区块链基金已投资了一些基于以太坊平台的区块链项目。

  总的来说,在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投入方面,中国市场还是要落后于美国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硅谷创业公司累计获得的风险投资已超过了5亿美元,占据全球总投资的一半多。

  当然,随着中国央行官网表态,称发行数字货币是其战略目标之后,相信在接下来的一年,国内的资本也将加速投入这一市场。



  2015年数字货币(区块链)行业十大投资事件:

  1. 比特币硬件公司21 Inc(融资1.16亿美元,C轮)

  2.Coinbase(融资7500万美元,C轮)

  3.数字货币集团(融资金额未知)

  4.数字资产公司(Digital Asset Holdings)(融资5200万美元 A轮)

  5. Circle(融资5000万美元 C轮)

  6. Ripple(融资3200万美元 A轮)

  7. Chain(融资3000万美元 B轮)

  8. itBit(融资2500万美元 A轮)

  9. BitFury(融资2000万美元 C轮)

  10. KnCMiner(融资1500万美元 B轮)

  详情:www.8btc.com/2015-vc

补充:关于数字货币的基本概念、形式及特点

  1、数字货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对比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金融领域应用,多种非法币形式货币出现,主要有三种: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和数字货币。

  电子货币是纸币在银行或其它相关金融机构将法定货币电子化和网络化存储和支付的形式。当在账户之间划拨资金时,实质上只是资金信息的传递。人们对电子货币的信任来自对政府法定货币和银行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信心。电子货币本质上是法定货币的一种电子化,常以磁卡或账号的形式存储在金融信息系统内,以方便储藏和支付为主要目的,货币的价值与法定货币等值。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又可分为银行卡(借记卡、贷记卡等)、储值卡(公交卡、饭卡、购物卡等)和第三方支付方式(Palpal、支付宝、财付通等)。

  广义的“虚拟货币”,没有实物形态的货币,包括以上提到的电子货币和下文介绍的数字货币等。但狭义的虚拟货币却是基于网络的虚拟性,由网络运营商提供发行并应用在网络虚拟空间的类法币,即它是真实世界货币体系的一种映射模拟,又被称为网络货币。例如腾讯公司发行的Q币,各大网游公司发行的游戏币,论坛为奖励网民参与贡献而设计的积分等。虚拟货币最大的特点是发行主体为互联网企业,使用范围也常常限定在该企业经营领域之内,目的是方便网民衡量、交换、享用互联网服务。政府出于稳定金融体系的要求规定虚拟货币不可双向流通;同时,拥有虚拟货币发行权的企业也没有激励提供虚拟货币等价兑回现金的服务。这种单向流通的特性决定了虚拟货币无法充当真实世界里的现金或电子货币,它只能是互联网企业用来服务于自身用户的一种商务模式。人们对虚拟货币的信任完全来自对互联网发行企业的信心。

  数字货币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最大的不同在于数字货币不会有物理钞票的存在,它本身就是财富的表现形式。数字货币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由于来自于某些开放的算法,数字货币没有发行主体,因此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能够控制它的发行;②由于算法解的数量确定,所以数字货币的总量固定,这从根本上消除了虚拟货币滥发导致通货膨胀的可能;③由于交易过程需要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认可,因此数字货币的交易过程足够安全。


  2、目前已出现的数字货币形式

  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分两类,指非Cryptocurrency货币(即数字黄金货币,如e-gold,以及公司发行的货币,如xrp)和Cryptocurrency货币(即比特币Bitcoin类加密货币)。

  数字黄金金币( Digital Gold Currencies,简称DGCs)是一种以黄金重量命名的电子货币形式。这种货币的典型计量单位是金衡制克或者金衡制盎司,尽管有时候也使用黄金迪纳尔做单位。数字黄金货币通过未配额或者分散配额的黄金存储来资助。到2006年1月,数字黄金货币供应商持有超过8.6公吨的黄金作为储备,价值大约1.54亿美元。数字黄金货币由很多供应商发行,每个竞争供应商都发行独立的数字黄金货币,基本都以他们的公司名字命名。e-gold和Liberty Reserve是应用最流行的数字黄金货币供应商,拥有最大数量的用户。在黄金储备总量方面,GoldMoney是领导供应商。


  加密货币指不依托任何实物,使用密码算法的数字货币。是一种依靠密码技术和校验技术来创建,分发和维持的数字货币。密码货币的特点在其运用了点对点技术且每个人可以发行。截至2016年1月26日,全世界共有666种加密货币,总市值达6,750,110,160美元。


  绝大多数加密货币的体量都很小,目前的加密货币市场仍以比特币(Bitcoin)为主,但以太币(Ethereum)、瑞波币(Ripple)和莱特币(Litecion)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中,只有46家加密货币的市值超过100万美元,仅最大的8种加密货币市值超过1000万美元。前三大加密货币的市值占总市值的94.32%。


  加密货币的价格往往波动剧烈。以最主要的加密货币——比特币为例:2010年4月比特币的单价还不到14美分,而2013年11月24日达到了1242美元的历史高位,2015年1月,其单价下跌至200美元左右,但3月初又反弹至接近300美元。其他加密货币也波动剧烈,往往一天之内波幅就超过了10%,极端情况下更是超过100%。


  加密货币尚未普及。当消费者们对加密货币更了解,并且加密货币的可获得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能够可靠兑换为现金时,人们才会广泛接受并使用加密货币。阻碍加密货币广泛使用的最大制约因素为人们对加密货币的认知度。经调查,调查者中只有约6%的人对加密货币非常了解;而83%的人都对加密货币稍有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


  加密货币的用途。在过去的一年里,将加密货币用于网上购物人数占加密货币使用者总数的81%,而用于网游和匿名购买的人数均占17%,用于信用卡还款的人数占14%。除此之外,人们还将加密货币用于柜台结账、住房抵押、餐饮消费、水电费支付、跨国交易、小额支付以及对等支付。


3、数字货币的优、劣势

  数字货币在互联网的“问世”创造出其他电子货币或虚拟货币无法企及的“神话”,源于其拥有以下六个优点:

  1、去中心化:整个网络由用户构成,没有中央银行。

  2、世界流通: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并可以在任何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管理。

  3、交易费用低:几乎是实时交易且无手续费。

  4、无隐藏成本:知道对方比特币地址就可进行支付,没有额度与手续限制。

  5、专属所有权:操控私钥可以被隔离保存在任何存储介质,除了主人之外无人可以获取。

  6、跨平台挖掘:软件挖掘过程中可以在众多平台上发掘不同硬件的计算能力。

  数字货币在近几年兴起,作为“新生儿”,发展不成熟,仍然具有诸多缺陷:

  1、种类过多,存在消费上不便利:比如,进行小额现金交易时,从与Cyber Cash合作的商场买东西就得用Cyber Cash,而到与Digicash合作的商场买东西又得先换Digicash的钱。消费者的钱包里放着不能通用的各种货币,如果钱包里某商场承认的钱不够了,只好放弃从该商场买东西的念头,因此很不方便。从Internet电子商务愈演愈烈的情况来看,统一数字货币是大势所趋。但如果数字货币能在未来实现统一,则该问题也将随之迎刃而解。

  2、安全性问题:迄今为止,安全性一直是制约数字货币发展的最重要的瓶颈因素之一。数字货币的使用者一般将其储存在移动设备、计算机或在线钱包中。如果其设备丢失或损坏,用户就会丢失其拥有的数字货币。英国《卫报》就曾报道,一名男子因误扔其存有比特币的硬盘而损失了7500个比特币。此外,存放在在线钱包中也有可能被黑客攻击而窃取,交易平台也有卷款跑路的风险。日本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于2014年3月宣称受到黑客攻击,损失了超过75万枚比特币,当时市值约3.65亿美元,但据日本《读卖新闻》2015年1月2日报道,这很有可能是其CEO监守自盗。

  3、匿名性:数字货币因其匿名性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还可能被用于恐怖融资和洗钱活动。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实际上不是完全匿名的,它的每一笔交易的参与方的信息都被记录在总账上,但交易参与方所提供的信息类似于“笔名”,无法将其与在现实中的真实身份一一对应,这就使得数字货币有可能被用于洗钱和恐怖融资。目前,已有观点认为ISIS可能利用数字货币进行融资。

  4、危及金融稳定:理论上可能会对传统货币体系造成冲击不仅影响中央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还影响到政府财收人。仍以比特币为例,如果数字货币被广泛使用,因为其货供给的总规模不变,且货币供应速度不断降低,将不可避免地引起通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