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8 日,毕友百鲲东盟行的第四程。毕友考察团首先前往中国工商银行印尼分行,探寻印尼营商环境,同时深入了解其在当地金融市场的业务布局、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及支持中印尼经贸往来的关键作用,就加强金融服务对接、助力企业跨境投资与贸易等话题深入探讨并分享经验见解;随后赶赴华央集团,集团董事长高灵亲自接待了毕友一席,双方围绕行业发展趋势、潜在合作机会广泛深入讨论,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这一系列商务参访与交流,拓宽视野、加深行业理解,更搭建了未来合作的稳固桥梁,有望在金融、产业等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共创辉煌商业成就,共同推动相关行业繁荣发展!
话不多说,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交流现场,近距离捕捉思想碰撞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第一程 中国工商银行印尼分行
工银印尼成立于2007年9月28日,是中国工商银行首次跨国收购外国银行(印尼Halim银行),其并购过程已成为中资银行成功收购境外银行的范例。目前,中国工商银行持有工银印尼98.61% 股份。经过16年发展,工行在印尼5个主要岛屿、7个主要城市设有17个分支机构,分布在雅加达、泗水、万隆、棉兰、巴淡、巴厘巴板、望加锡等7个主要城市,总资产超过30亿美元,员工600余人。
代表们首先前往中国工商银行印尼分行进行商务参访。会议上,工商银行对印尼的营商环境做了深入解析。其认为:印尼作为东盟市场的领头羊和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其人口发展充满机遇和期待,经济稳定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战略地位,对中资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和发展区域。印尼作为投资热土,吸引了大量中资企业,尤其是在能源、电动车电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强调了中资企业在当地项目带来的积极影响及与印尼共赢的可能性。
关于外汇与税收政策对企业影响,双方讨论了印尼的物权类型、外汇使用、税收政策及企业面临的挑战。工行方指出印尼政府的土地物权包括调度权、使用权等,期限可延展,但管理复杂。税收涵盖所得税、关税等,存在优惠政策,但实际执行可能有差异。建议企业需具体争取权益,必要时咨询专业税务师以确保合规。
对于在印尼投资的企业来说,工行建议首要获取项目和土地的过程,尤其是征地环节。企业需要仔细考察地块及其周边环境,因为尽管政府同意投资,但实际情况中可能出现政府执行力不足的情况。印尼对外商投资有最低资本额和税收的要求,例如外商投资企业需满足特定行业的最低注册资本,并遵守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此外,还涉及到外商投资的具体流程和币种要求,但目前对于资本币种并无严格限制,建议从国内以人民币投资以获得一定的优势。
中资企业在印尼的发展也面临挑战,如资金短缺和配套不足,但整体投资环境正向好发展,特别是与中国香港及新加坡的比较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建议有出海意向的企业在国内提前开设账户并进行信用评级,以便在真正需要融资时能够迅速获得授信支持。对于境外分公司或境外独立法人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信用评级和授信方案。
通过与分行管理层及业务骨干的交流探讨,代表们不仅对当地的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国际金融业务的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未来在金融领域可能开展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对接、助力企业跨境投资与贸易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与见解。
交流环节落幕,毕友团为工行送上精心准备的伴手礼,同时大家有序移步至会场核心位置合影留恋。
第二程 华央集团
随后,代表们赶赴华央集团继续商务参访行程,华央集团董事长高灵对毕友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交流会上,双方围绕行业发展趋势、潜在合作机会等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华央集团分享了其在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代表们也积极提出自身的观点与建议,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碰撞出诸多火花。
华央集团核心业务覆盖消费零售、基础设施、语言教育三大领域:消费零售领域,其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搭建数字化平台,引入国际品牌并设本地特色专区,借大数据优化选品与营销,还拓展社区便利店、生鲜超市打造 “15 分钟生活圈”;基础设施领域,参与公路桥梁建设改善交通,涉足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助力能源转型,投身 5G 基站与光纤建设推动数字化;语言教育领域,以多校区构建中印尼双语体系,针对不同人群设差异化课程,拥有高资质教师团队,通过 AI 语音评测、文化活动等创新教学,累计培养众多双语人才并与跨国机构合作。
华央集团凭借丰富的本地运营经验与多元化业务体系,成为中企出海东南亚的重要助力。谈及与国际企业的战略合作,目前华央的合作覆盖金融、制造业、跨境电商、能源四大核心领域,包括印尼本地龙头企业及在印尼拓展的中资企业,如某知名中资银行、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等。针对计划进入印尼市场的中国企业,华央集团可定向输送 “语言 + 商业” 双优人才。这些人才不仅精通中、印尼、英三语,还通过我们的定制化课程掌握本地商业规则,比如了解印尼劳动法、税务政策及商务礼仪,能快速适配企业的海外业务需求,帮助团队减少跨文化沟通成本,加速业务落地效率。
对于希望深耕东南亚的中企,短期盈利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但本地社会融入是长期发展的关键。可以从“小切口”入手,比如结合业务特点开展社会责任项目,像华央将语言教学与职业培训结合,既解决企业人才需求,又帮助本地居民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同时,要保持长期主义思维,不要追求快速扩张,而是逐步建立本地品牌信任,用稳健模式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增长。
整个交流过程中,没有空泛的理论探讨,每一个观点都紧扣实际需求,每一次回应都指向解决方案,这种 “问题导向 + 资源对接” 的思想碰撞,让这场商务参访真正实现了 “务实高效、互利共赢” 的目标。
最后,随着快门轻响,这一刻的笑容与共识被永久定格,这张合影不仅是今天交流的纪念,更是双方携手深耕印尼市场的起点,为此次专访画上圆满句号,也为未来更多维度的协同合作埋下了充满希望的伏笔。
次日行程预告
8 月 29 日,毕友百鲲东盟行的第五程。毕友团先是走进盈科国际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印尼各行业准入与投资架构设计,围绕潜在合作方向展开交流;午餐过后,众人继续前往印尼 — 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通过与协会代表的沟通,进一步明晰中印尼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现状与未来机遇,为推动双方更深层次联动收集关键信息;行程尾声,参与者们参观了中印尼两国双园・巴塘万信达产业园总部,直观感受中印尼合作园区在促进双边经贸往来中的重要平台作用,为后续深化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主办方
毕友成立于2012年,旨在成为创业者的毕生朋友,致力于成为服务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全球化专业平台。先后创立毕友网、百鲲创投学院、毕友全球资本服务中心、百鲲资本、万木智库、毕友创服、毕友sixcircles出海通、毕友人工智能产业孵化中心、百鲲出海,构建了以“平台”为基础、以“资本+出海”为核心的“一体两翼”服务体系。目前在成都、深圳分别设立了创服与投资的机构,并在北美、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北京、上海及杭州构建了专业服务团队,形成了覆盖全球的创业投资和出海服务网络。 毕友汇聚了30万创业者,1500家投资机构,以及海内外超3000家优质合作伙伴,累计服务6000家创业项目,其中深度服务企业800余家,累计估值超1000亿元。
在出海考察方面,毕友已成功组织二十余期 ,足迹覆盖中亚、欧洲、东南亚、日本等区域,助力企业探寻海外机遇,搭建合作桥梁 。下半年,毕友也将组织一系列重磅商务考察,聚焦南美、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深度挖掘 “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无限商机。8 月,毕友团将率先南下,深入东盟市场,探索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可能;9 月,奔赴南美大陆,洞察这片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11月,前往日本韩国,学习考察“银发经济”产业机遇;12 月,毕友团将一路向西,前往中东地区,抢抓 “一带一路” 与中东转型带来的丰厚红利......
毕友助力企业精准把握全球市场脉搏,在国际舞台上实现更广阔的发展,期待更多朋友与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