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9 日,毕友百鲲东盟行的第五程。今日,毕友考察团先后走进了盈科国际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印尼 — 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进一步明晰中印尼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现状与未来机遇,为推动双方更深层次联动收集关键信息。同时深入了解印尼各行业准入与投资架构设计,并参观中印尼两国双园・巴塘万信达产业园总部,考察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产业定位及入驻企业情况,直观感受中印尼合作园区在促进双边经贸往来中的重要平台作用。盈科印尼律所执行主任于潇、印尼一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执行主席陈泳志亲切接待了毕友一行。通过这一系列的商务参访交流活动,各方不仅拓宽了视野,加深了对行业的理解,更为未来的合作搭建了稳固的桥梁,有望在金融、产业等多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共创更加辉煌的商业成就,共同推动行业的繁荣发展。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今日行程。
第一程 盈科国际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
盈科印度尼西亚2024年在印度尼西亚成立,办公室位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南部市中心Kuningan city,是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在印度尼西亚“直接投资、直接管理”的唯一海外直营机构。公司目前已组建专业的律师团队,团队成员精通中文、英文和印尼语,熟悉中国以及印尼当地法律,同时与当地资深律师事务所、资深会计师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贯彻“法商融合”服务理念,秉持“提供机会、促进交易、创造价值、解决问题”的服务方针,依托盈科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的资源与优势,为在印度尼西亚投资的中国企业和个人以及有意向投资印度尼西亚的海外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助力中国企业和个人在印度尼西亚实现稳健发展。
能为企业进入或拓展印度尼西亚市场提供多维度、专业化支持:在投资咨询领域,可围绕外商投资行业准入、商业工业地产选址、商务考察、项目投资合作尽职调查、项目可行性调研等内容,为企业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助力企业精准把握印尼市场机遇;在管理咨询方面,能为企业量身定制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优化、运营流程改进等综合性管理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企业在印尼的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在法律咨询与服务上,可提供涵盖公司法律事务、经济合同起草与审查、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法律合规等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切实保障企业和个人在印尼的合法权益与合规运营;在商务支持服务领域,还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财会、薪酬、税务、行业牌照申请及更新,以及公司注册、商标申请、公证认证商业咨询、营销策划、品牌推广、公关活动等全链条专业指导与支持,全方位满足企业在印尼发展不同阶段的各类需求。
盈科印尼律所执行主任于潇介绍到:中资企业在印尼开展业务面临多重挑战,包括高昂的成本、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处理政府关系与税务问题,以及应对印尼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成功的关键在于运气、战略选择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具体操作中,清关流程、建立本地实体和选择合适合作伙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吸引年轻人才也是企业立足印尼市场的重要因素。企业需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会议特别强调,海外投资需做好详尽准备,重视长期利益,应对成本控制、政策变动及与当地政府、社区有效协调的挑战。中资企业需克服特殊障碍,方能在印尼市场立足并发展。
关于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提及了从零开始到成功建立多个企业的经验分享,强调了行业在消费、工程和教育领域的落地性。双方讨论了建筑装饰项目,特别是与央企合作的专业风范以及中小型商业项目的模式,即运营、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成功实践。
基于毕友考察团企业所处行业,双方重点围绕相关行业印尼市场机会与国产化趋势展开探讨,涉及智慧城市、教育、交通、医疗、制冷设备租赁、小家电生产销售等多个领域。讨论了国产芯片适配、东方雨虹等企业的市场布局,以及空气炸锅、微波炉等产品需求量大但竞争激烈的情况。尽管面临挑战,但多数认为市场潜力巨大,方向正确,需耐心开拓。
关于陆法系与宗教法在印尼的融合与挑战,深入探讨了印尼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在法律体系上的特点,包括成文法的使用与宗教法的结合,特别是在穆斯林社区中宗教法的影响。盈科国际指出在宗教领域如银行、朝拜等,需遵循古兰经原则,而非世俗法律。强调了中国企业在印尼市场拓展时面临的法律适配问题,以及通过本地合伙人和资金注入快速整合资源的重要性。同时,提到了过往案例分析对于理解法律、公司法和税法等的重要性,以规避风险和促进成功。
此次会议交流中,盈科国际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通过专业分析与实操案例,为中国企业在印尼市场解决合规难题提供了清晰路径,助力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稳步拓展印尼业务。
第二程 印尼—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
印尼—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Indonesia-China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Cooperation Association,简称 AICESCC),是一个扎根于雅加达的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印尼与中国双边关系全方位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
自成立以来,协会在促进印尼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方面成效显著。通过其一系列的努力,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在推动中印尼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友好方面,协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协会与中国的多个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机制,如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保持密切合作,多次参加东盟 - 中国民间友好大会,为促进中国 - 东盟民间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社会层面,协会的活动得到了印尼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支持,成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重要桥梁 。众多中资企业在协会的帮助下,顺利进入印尼市场并实现良好发展,同时印尼企业也通过协会加深了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与开拓 。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协会为中国建筑企业参与印尼的项目建设提供了诸多便利与支持 。在文化领域,通过协会组织的活动,两国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印尼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 。
印尼一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执行主席陈泳志与毕友考察团成员做了深入交流对接。会议主要聚焦于企业在海外,特别是印尼的投资与运营。重点讨论了申请和销售CDAKD产品的资格要求,包括产品检验和销售能力的确认。此外,还涉及了医疗器械销售的资质、工程服务、ODI境外投资备案以及各类文件认证服务。
项目前期准备方面,讨论了投资政策、税务筹划等咨询服务。会议还强调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合规政策,包括印尼公司的注册流程、注册资本、地址选择和银行开户等细节。在企业服务方面,特别提到了一站式服务,包括财税、法务、人事和物业支持,尤其是中文客服的重要性。
对于毕友团倍感兴趣的医疗器械行业,也针对性介绍了医疗器械的分类与销售条件,包括CDAKD申请、AKL与AKD检验等。同时,详述了海外投资服务流程,涵盖ODI备案、公司注册、税务咨询、工程资质办理等,强调了外资企业在印尼的投资门槛与本地化生产要求。此外,提及了软件与人工智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以及与多家知名企业的合作案例。关于医疗器械与电子产品本地化策略,重点分析了本地化率计算、验厂及证书获取过程,以及政策对促进本地生产和就业的影响。
此外,还提及了投资属性在企业资本与业务发展中的作用,强调海外业务拓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技术性和传统企业。特别指出东南亚市场优势及工程量、商业策划等领域的项目合作,建议可以通过基金参与等方式促进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
此次参访,为中印尼企业合作搭建了坚实桥梁,也为更多中国企业走进印尼市场、实现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推动中印尼双边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第三程 中印尼两国双园·巴塘万信达产业园
2025年3月20日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为中爪哇的“巴塘工业城经济特区”揭牌时宣布,将全力支持大巴塘工业城建设,将打造成为“印尼中国版的深圳”,成为印尼的科技和经济中心。巴塘工业城经济特区面积达4300公顷,该工业区始建于2020年,2024年7月26日由佐科总统揭牌。未来五年预计投资将达75.8万亿盾,创造58145个新工作岗位,全面运营后有望吸纳25万名劳动力。园区目前已吸引30多家企业,总投资达17.95万亿印尼盾,来自美国、荷兰、韩国、智利、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等地区。已运营的7家企业吸纳了7008名劳动力,其中80%为巴塘当地劳动力。
踏入展示中心,一座精致而宏大的产业园模型映入眼帘,瞬间吸引了毕友团成员们的目光。模型之上,清晰展现出巴塘万信达产业园的整体布局:占地广袤的 4300 公顷土地上,功能分区一目了然。在产业核心区,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整齐排列。据介绍,这些厂房已建成超百万平方米,并且按照现代化、智能化标准打造,可满足不同行业企业的生产需求。
顺着模型指引,成员们的视线聚焦到模型中产业规划部分,这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致力于打造集研发、创新、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生态。重点布局的电动摩托车、化妆品、时尚用品、卫生用品、家用电器等行业产业园,正逐步成型。尤其是箱包制造行业,凭借三宝垄当地的产业基础,有望在园区的培育下,打造成为世界箱包制造行业高地。园区工作人员的介绍,让毕友团成员们对产业园的宏伟蓝图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围绕着产业园模型,毕友团成员们热烈交流着。有人惊叹于其宏大的规模与完善的规划,有人敏锐捕捉到其中蕴含的投资机遇,还有人思考着自家企业与园区产业布局的契合点。让人不禁感慨“这不仅是一个产业园,更是中印尼两国合作的结晶,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在对模型的深入观摩与探讨中,毕友团对巴塘万信达产业园的认识从纸面数据走进了真实可感的未来图景,也对接下来与园区的交流合作充满了期待,仿佛看到了中印尼经贸合作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欢送晚宴
夜幕降临,雅加达的晚风带着些许湿热,毕友团成员及印尼相关协会负责人及当地企业家们一行走进一家充满中式风情的餐厅,一场温馨的中餐欢送晚宴悄然开启。空气中飘着熟悉的酱油香与辣椒味,瞬间消解了大家一天的忙碌疲惫,也唤起了对家乡味道的亲切感。
餐桌上,各种经典中餐依次上桌,搭配印尼本地特色的小食,既保留了中式烹饪的精髓,又融入了些许东南亚风味。大家举杯欢庆,感慨此次行程的非凡意义,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话语里满是未来对与东盟合作的信心。灯光下,大家的笑容与杯中摇曳的光影交织,为此次印尼公务之行画上了温暖而有力的句号。
次日行程
8 月 30 日,作为毕友团印尼行程的最后一日,大家带着对这段旅程的不舍与期待开启行程。上午,团队搭乘高铁前往覆舟火山,一路欣赏印尼乡间的田园风光,抵达后便沉浸式开展文化体验 —— 近距离感受火山的壮阔地貌,聆听当地向导讲述火山背后的传说与地质知识。随后,大家在火山周边的特色餐厅享用美食,地道的印尼风味菜肴搭配新鲜的热带水果,为味蕾留下独特记忆;餐后前往温泉区,在温热的泉水中放松身心,洗去多日行程的疲惫。夜幕降临,搭乘航班踏上返程路。在文化体验与轻松休憩中为此次印尼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