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转载 > 人生 > 人生二维码:简单,专注

人生二维码:简单,专注

2015-07-06 12:46:35徐飞 18652


  亲爱的2015届毕业生,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友:

  大家上午好!

  每年的毕业季,交大校园里流苏飞扬,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和淡淡的离伤。今天的毕业典礼,不仅意味着同学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更意味着在新的起点上担当更重要的人生责任。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5518名毕业生表示最真诚的祝贺!

  同学们,人生是一柄记忆成长的标尺:义无反顾奔向远方,留得星星点点回忆。此时此刻,我特别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怎样的人生才堪得回味?

  我担心,“社会是个大染缸”的说法,会不会让你们倍感入世的恐慌?“拼爹胜于拼本事”的乱象,会不会让你们急着去找靠山拉关系?“互联网+”的大潮,会不会让你们心急火燎、急于求成?一夜暴富的股市神话,会不会让你们心浮气躁?高度不确定和高速裂变的现实,会不会让你们困顿迷茫乃至不知所措?在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你们将何以自处?面对这些问题,“简单、专注”或许是一剂良方,这也是我给诸位的毕业礼物——人生二维码。

  扫一扫“简单、专注”二维码,希望你们人生从此变得“简单”。

  首先,崇尚物质生活的简单。“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一个人对物质的实际需求,其实是有限的。因此,不要盲目攀比,要修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乐于并习惯于过简朴和简约的健康生活。就如过度的营养摄入,反而会引起诸多心血管疾病一样,对物质的一味渴望和过度追求,会使原本丰盈敦厚的人生变得浮华浅薄。梁漱溟先生曾说:人生意味最忌浅薄。浅薄了便牢拢不住生命。所以,纵然社会纷繁浮躁、物欲横流,但锦衣玉食、珠光宝气、豪宅香车,永远不应成为你们奋斗的动因,财富多寡更不应成为你们人生高度的标准。

  其次,追求人际关系的简单。走出校门,也许你们会因人际关系的复杂,提醒自己要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学会“来事”和“勾兑”,藉此获得成功阶梯。诚然,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关系都客观存在,关系对任何个人和群体,也都必要和重要,尤其在中国。但即便如此,还是应该尽量让关系简单些、纯粹些。整天把心思放在如何入“群”进“圈”、经营人脉,放在察言观色、投人所好,不仅使自己活得很累,长此以往还会扭曲人格、异化行为,并使已经不堪的社会风气变得更为不堪。溜须拍马的卑躬迎合,远不如踏实做事的从容;请客送礼的费神劳思,远不如自我能力提升的快慰。“大隐隐于朝”,希望大家坚守本色,摒弃势利,淡化功利,少琢磨人多琢磨事,把宝贵的精力用在事业上。

  第三,简单起步,持续改进。在现实生活中不乏理想巨人、行动矮子之人,他们长于坐而论道,也止于坐而论道,绝少起而力行,“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是他们习惯性借口。须知,“时机成熟、条件具备”永远是相对的,万事俱备且东风大作,其实是极小概率事件。同学们既要志存高远,更要切实行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怨天尤人、愤世嫉俗,不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时机和条件,在起步后的多次“迭代”和“试错”中不断调整优化,学会从挫折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积小胜为大胜,实现从个体自身和微环境的改变,到群体大环境和社会大生态的改善。

  2014年,全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评选,我校有3位校友荣膺该奖项。其中有一位是交通运输系1982届校友王争鸣。他在分配工作的第三天就去了现场,几乎两年没有回过单位,更没有回家,连春节都是在勘测现场度过的。正是这样在现场数十年的摸爬滚打,让既有坚实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王争鸣快速成长,从一名普通的外业助理工程师,一步步成长为铁一院院长、董事长,先后荣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球百年杰出咨询工程师大奖”。杰出校友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有再好的想法,如果不去做,一切都是白搭。要先做起来!

  第四,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本原性上讲,自然界和事物本身是简单的、朴素的,光怪陆离、复杂丰富的面相仅是其表象。真理世界和认知系统中最伟大最深刻的东西,同样也是简明的、直白的,正所谓“大道至简”。心灵世界亦推崇和遵循简单化法则,“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因此,同学们要学会道法自然,学会透过表象揭示事情的本来面目,穿过复杂的重重迷雾洞见现象背后简明的内在逻辑、因果关系和本质规律,学会化繁为简,以简驭繁。需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简单。简单不是简陋肤浅,而是复杂后的简练、丰富后的单纯;简单化也绝非偷懒取巧,而是深入后的浅出,苦苦探寻后的顿悟。

  扫一扫“简单、专注”二维码,希望你们人生从此变得“专注”。

  专注,首先要有目标。专注当然要知道专注于什么,正如打靶首先要知道靶点在哪儿一样。很多人一辈子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还美其名曰顺其自然。他们之所以碌碌无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生缺乏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生活就将变得凌乱无序,慵懒苟且。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龄人中的那些佼佼者却很注重目标导向。坐在你们中间的建筑学院毕业生张逍同学,大一进校时她就给自己制定了三个计划(目标):学好课程、做好科创、献身公益。围绕本科阶段这三大总目标,她还制订了各学期的子目标,每季每月每周的小目标,甚至每天每单元时间的微目标。五年来,她在学习方面成绩排名前列,科创方面得到全国大学生绿色创意大赛特等奖,公益方面为乡村图书馆筹集图书八百余册。今年,她以突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得到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等9所世界名校的青睐。她最终选择了哈佛,并向新的人生目标进发。

  专注,还要持之以恒,勤勉勤奋。世界很精彩且诱惑泛在,躬逢这样的世界,你们不缺用武之地,却很可能困惑于机会太多舞台太大不知何处施展。于是,或这山望着那山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毅力半途而废。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荀子在《劝学》中就讲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从古至今,聪明人都要下笨功夫,现在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远还轮不到拼天赋。实证研究和大数据挖掘表明,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某一领域的才俊、专家或翘楚,一般需要练习10000个小时以上,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实际上,但凡杰出成就者,他们对事业都执着专注,无怨无悔,甚或如痴如醉。“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诚然此理。

  我校杰出校友、一代水利大师黄万里,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在当“右派”的22年时间里,即使在接受批斗最艰难的日子里,黄万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治理黄河。他一边接受批判和劳动改造,一边却在研究和草拟《论治理黄河的方略》。1980年,摘掉“右派”帽子的黄万里重返讲台。此时的他虽已年逾古稀,却仍然怀着极大的喜悦和高昂的热情培养研究生,一如既往、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特别令人感动的是,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后,已过耄耋之年、身患多种癌症的黄万里再次要求登台讲述治河原理。

  同学们,毕业在即,请你们欣然接受这份二维码,得闲时扫一扫。简单和专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简单易于专注,专注了问题也就变得更简单。当然,简单和专注不是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它们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螺旋推进过程,需要矢志努力,持续修为。

  最后,我建议大家再到犀浦校区的中轴线上和我们的校友塑像合个影,再仔细读读他们的生平铭文。你们当会从林同炎、黄万里、张维、竺可桢、茅以升等这些科学大师和工程泰斗的人生中,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简单与专注。

  祝同学们平安顺利、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