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转载 > 人生 > 真的富足

真的富足

2015-04-24 15:05:47春暖花开 14224

  【毕友导读】富与贫在不同的人眼中,形象和意义都相隔甚远,对金钱过度的期望和热爱似乎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然而真正富足的人却明白“若知足,虽贫亦可名为富;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贫。”


  月中应宛西制药的董事长孙耀志先生的邀请,参加“中国医药工商高层发展论坛”,为宛西制药的“三老”(让老中医放心,让老百姓放心,让老祖宗放心)理念所感动,知道这是一个不以物质为评价标准的企业。去到郑州,又为中学时期的李老师所感动,中学时期,因早年李铁成老师被派到东北,才使得我在昂昂溪有机会成为李老师的学生,当1981年他回到郑州后,20年没有见面了,20年后见到满头华发的老师,在一间及其普通而简单的书房里,写出了被誉为“五四”运动以来阐述人生问题最为精辟的惊世之作《新道德经》,用心血铸成了《祭炎帝文》、《轩辕皇帝之碑》、《孔子之碑》等等流诸后人的杰作,正如李老师所言:“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我始终处在孤独中,但我是一个独立的思想者”。从郑州回来,我一直沉浸在与李老师的交谈中,再看李老师送的诗词作品,回想李老师对于物质生活的淡然,越发了解,品格与境界是由内心的思想而丰满的。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突然对物质和金钱产生了过度的期望和热爱,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如何赚钱,所有人都在做“创富人生”的规划,这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一种价值观、甚至一种境界,对此,我一向都持有异议。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物质至上的结果,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在一切需要数据化的时代,如果不能够用数据标价的一切都是不值得关注的。如果这是一种潮流的话,李老师的生活方式刚好相反,他一生与金钱无关,他曾经被深圳的一家企业聘请,但是他还是选择回到书斋,以书本为生,20年后的今天,他证明他放弃赚钱的选择的正确与价值,他说:如果我不回来,我不可能写出《新道德经》。反复吟读李老师的作品,会感到一种悠然的舒畅气氛,稍做思考就会明白,我们活的匆忙和烦躁,正是我们已经缺乏这种纯粹的生活能力所致。我无法评价李老师对于名利得失的看法,但是当一个置身于经济社会的现实世界中,能够安然于自己的书房、安然于自己的思想的人,真的就是足够我敬仰的了。

  近来,我们一直在探讨什么是“商道”,在探讨什么样的品格是商业社会所必须的品格,争论和探讨还在继续,没有共同确认的答案,只是现在我才想到无法得到答案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沉迷在物质世界的追求里,一个被物质文明所惯纵的人,怎么可能有着强韧的精神呢?而没有强韧的精神的人,又怎样可以具有品格,又怎样可以具有“商道”呢?当人们不断的为了摆脱物质贫困的状态,为了过上富裕生活而拼命劳作的时候,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精神已经脆弱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

  当“无”成为常态的时候人们才会对“有”感到无上的满足和感激,而“有”成为常态的时候,人们不会对“无”产生不满足感,也就决不会在内心涌动对于“无”的感激之情。我想,李老师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会满足于书斋,满足于撰写碑文,满足于做历史与未来的对话的桥梁,也正因为此,李老师才潇洒的说“我是一个独立的思想者”。

  我知道,我们很多人都无法达到这样的心境,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简单生活,然而我相信很多人会对这样心境,这样的简单生活心存向往,我们之所以向往,究其原因是:因为简单可以丰富,这样丰富是富足的思想,是富足的人生。

  一次在六和与创始人张唐芝先生闲聊,还记得他所倡导的一个观点:当你有一个馒头的时候,你一个人吃,当你有10个馒头的时候,你要让家人吃,当你有100个馒头的时候,你要让周围的人吃,而当你有1000个馒头的时候,这些馒头就是社会的了,已经不是你的了。他说的很朴实,但是寓意却是非常深刻的,品格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无”的境界,正是物质之外的精神之气,事实上,心灵的丰饶或贫瘠,不在于富贵荣华,亦不在于有权有势,而在于人的品格的高尚或者卑鄙,这种说法是源于佛教,我在佛教方面虽然知之不多,但是却和佛教有着一致的看法。如果用现实的流行看法,显然拥有豪宅、大车的富豪要比那些一无所有的流浪汉更受人尊敬,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者更受人敬畏,但是,我还是坚持应该有一种贵重的价值存在,这种价值与物质财富、权力势力都没有关系,就如佛教最先提出的这种形而上的思想体系:

  若知足,虽贫亦可名为富;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贫。

  仅是短短的一句话,相对于今天的人们的财富观来说,不能不是一种警醒。现代佛教已完全失去了这种本来的角色,而变为形式化,人们的内心也普遍的失去了对“灵魂”的敬畏和恐惧,但是缺少了这种敬畏和恐惧,社会便沦为法律或者道德评判之类世俗的横向关系,人们心里对此也不会再有自律可言,因此看到这个世界里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狂热追求,甚至不息铤而走险、不顾生命。对于人生来说,能够在物欲之外求得心灵的丰富是最为重要的,很多人总是为现实世界的诱惑所困惑,并不知道,在这些诱惑之外还有一个心灵的归属,还有一个倾听心灵的要求。

  记得大学的时候,读到哲学家康德的“天上有星光闪耀,地上有心灵跳动”时,心里感动不已,对于上天的敬畏和严以律己地守护心灵,不管东方西方其实是相同的。只是现在的人却忘记了这个敬畏的感受,更加丧失了自律守护心灵的能力。日本的中野孝次曾说:“如果说是由于对神佛存在的敬畏之心赋予他们人性的品味的话,那么失去这些支撑的现代人仅只是一群肉体存在而已。”我们是否也仅是后者而已。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论述成为富有者的九大要素,其中之一是勤俭生活,深有触动,勤俭生活与富有的呼应,令人阵阵惊喜,至少物质的财富没有侵蚀富有者的心灵,而心灵的勤勉造就了富有。

  我到企业里,会遇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当薪金和奖励已经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有什么样激励可以让人们能够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我们常常会建议企业以远景来做激励,但是我知道这是不够的,当物质的极限一再被打破的时候,如果人的心灵不能够放开,超越于物质独立的存在,再多的物质激励都不会有效,因此你常常会看到,一个员工,仅仅因为简单的原因就会离开为之付出努力的工作,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物质诱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是这样的转换还是会因为另外的诱惑不停的调整。在中国的企业中,我也常常被问到:如果有机会我是否应该争取,不管这个机会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你也会常常的看到,一个企业家本可以带领企业稳步、持续的发展,只是因为对于机会、权势、财富的诱惑无法抵挡,企业也陷入了困境。

  近来常常遇到谈论自己的郁闷的人,其实如果从生活的物质层面上讲,他们已经相当的富有,但是看到他们憔悴的样子、烦闷的心情、疲劳的身心,我知道他们并不富有,因为这些人在内心里非常的困顿,甚至很多人每一天都在反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是否是他所要的,每一天都在懊悔中度过;很多人都说今天的东西不好吃了,没有小的时候的东西好吃,结果不断的寻求新的刺激,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够得到满足。这些困顿应该就是欲望使然,欲望太多反而没有了接受的能力,欲望太多使得人对于外在的世界具有着强烈的占有欲,看不到自己的渺小,看不到自己拥有的东西的价值。

  在学生们的推荐下,看过韩国一个电视剧《大长今》,我感慨于主人公毫不气馁的毅力的同时,却被其中一个环节所深深感动,当长今考医女的时候,老师没有给她及格,原因是她太过自信,敢于为任何人做疾病诊治。当时,长今觉得委屈,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当老师把真实的原因告诉长今的时候,我也被震惊了,老师说:“一个医生必须要怀有恐惧之心,要对生命具有恐惧感,这样他才不会被自己的医术蒙蔽。而长今你太自信,没有恐惧之心所以你不具备做医生的资格。”医生为病人诊治不是基于医术,而是基于对于生命的恐惧,那么管理者做经营也应该是这样的道理,我们不是基于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而是基于对变化和生命的恐惧,才具备做管理者的资格。

  这种基于变化和生命的恐惧,正是回归到心灵的守护,如果说传统需要传承和敬仰的话,佛教的财富观是值得尊敬的,“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贫”,我知道李老师是富有的了,他的富有源自于他心灵的安静,来自于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来自于他自己一个人独自的心灵的存在。

  我本身是个很简单的人,总是希望一切回归到纯粹的方式,所以对于我来说能够单纯的思考,简单的做事就是最好的状态,这也是我一直没有离开学校的原因,因为学生可以单纯,因为学习可以纯粹,因为研究可以专一。只是我很幸运,一直可以在简单的生活中得到欣赏和支持。

  【声明】:转载请注明:转自:春暖花开